鼓角霜初晓,箫笳日欲曛。
莫为天外意,只作梦中闻。
问道无人迹,嘶风有马群。
山高飞鸟急,决眦入层云。

【注释】:

使辽作十四首:作者为出使辽国而写的一组诗。

鼓角霜初晓,箫笳日欲曛:清晨听到战鼓声和号角声,黄昏时听到箫和笳的声音。

莫为天外意,只作梦中闻:不要因为那些天外的事而在梦中听到它们。

问道无人迹,嘶风有马群:问路没有行人,只有马群在嘶风。

山高飞鸟急,决眦入层云:山很高,飞鸟很急,眼睛几乎要睁不开才能看到它们飞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出使辽国的途中所写的一组诗。诗人通过写景抒情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和对辽国统治者的愤慨之意。

第一句“鼓角霜初晓”,描绘了清晨时分战鼓号角的声音。这声音在冷冽的霜气中显得尤为清晰,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气氛。接着,第二句“箫笳日欲曛”又描述了夕阳西下时,箫和笳的声音逐渐消散的情景。这里的箫笳声与鼓角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充满战争气息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声音,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的关注和忧惧。

第三句“莫为天外意”,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为什么人们总是被天边的事情所迷惑。他认为这些事情并不重要,不值得去关心。这实际上是诗人对朝廷政治的一种批评,认为朝廷应该关注眼前的事情,而不是沉迷于遥远的梦想。

第四句“只作梦中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那些天外的事情只是存在于梦中,不应该被当真。这里的“梦”字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他就像是一个做梦的人,身在朝廷却心系远方。

第五至六句“问道无人迹,嘶风有马群”则是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一幕景象。他看到路上没有人行走,只有一群马在嘶风奔跑。这里既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又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反而更加感慨自己的孤寂和无助。

第七句“山高飞鸟急”,描写了高山上的飞鸟疾速飞翔的场景。这里的“高”字突出了山的雄伟,而“急”则形容了飞鸟的速度。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又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一句“决眦入层云”,则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它形容诗人眼中的泪水几乎要流出来,但又努力忍住不让它流下来。这里的“决眦”既是形容泪水之多,又是形容内心的悲愤和绝望。而“层云”则象征着辽国的上层建筑和社会结构,暗指辽国统治者的腐朽和无能。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传达给了读者,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