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斗人皆勇,诛求俗故贪。
为谋不耐暑,嗜味独便盐。
已怪今生到,宁能一夕淹。
长安远如日,北斗望为南。

【解析】

此诗为作者出仕前作,以咏叹的口吻,抒发了诗人出仕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使辽作十四首”,指作者奉命出使辽国。“喜斗人皆勇”一句是说在与辽国的战斗中,自己虽然勇猛,却总是落于下风;而那些庸懦无能之辈却每每得胜。“诛求俗故贪”两句,则进一步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贪婪本性。他们贪财好杀,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为谋不耐暑”,暗喻统治者只顾权谋机诈,而不顾百姓的疾苦。这一句中还含有一个典故:据《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中原时曾向朝廷进献《夏小正》一书,建议朝廷要像对待夏朝一样治理国家。但皇帝却认为他过于炎热,不能久留北方,因而将书退还。这两句诗既讽刺了当时的统治者,也反映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第二句“嗜味独便盐”,意思是说,自己虽喜欢美食,却偏偏爱吃咸菜,这与一般人喜好甜食不同。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第三句“已怪今生到”,是说自从出仕以来,一直被卷入政治漩涡之中,如今才感到人生如梦,真所谓“百年多病独登台”(《西江月》)。“宁能一夕淹”则是说,自己怎能像李白那样,一醉解千愁呢?

第四句“长安远如日”,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身处繁华之地长安,但心中却如同在太阳底下一般炙烤难忍。这句诗表面上是在说自己身处京城,但实际上是在讽刺当时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北斗望为南”,这句诗是说,自己抬头仰望北斗七星,竟然发现它们都在南方天空,这是在暗示自己已经远离故乡,身处异域他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出使辽国时所作。全诗以咏叹的口吻,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联“使辽作十四首”点明题旨,表明这是一首出使辽国的即兴之作。“喜”、“怒”、“恨”、“哀”、“乐”等情绪交织其中。

颔联“使辽作十四首,喜斗人皆勇,诛求俗故贪。为谋不耐暑,嗜味独便盐。”是说在与辽国的战斗中,自己虽然勇猛,却总是落于下风;而那些庸懦无能之辈却每每得胜。“诛求俗故贪”,这一句更直接地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贪财好杀本性。他们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这两句诗既讽刺了当时的统治者,也反映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颈联“已怪今生到,宁能一夕淹。长安远如日,北斗望为南。”是说自从出仕以来,一直被卷入政治漩涡之中,如今才感到人生如梦,真所谓“百年多病独登台”。“宁能一夕淹?”是说,自己怎能像李白那样,一醉解千愁呢?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现实的不满。

尾联“已怪今生到,宁能一夕淹。长安远如日,北斗望为南。”是说自从出仕以来,一直被卷入政治漩涡之中,如今才感到人生如梦,真所谓“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现实的不满。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