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觉筋骸耗,中宵惨未宁。
厌看山濯濯,快见柏青青。
记里无官堠,更衣有短亭。
心惊此何地,生死一流萍。
注释:
使辽作十四首 —— 作者在契丹期间所写的一组诗。
日觉筋骸耗,中宵惨未宁。 —— 白天感觉筋骨劳累,夜晚辗转反侧不能安眠。
厌看山濯濯,快见柏青青。 —— 讨厌看见山上的树木光秃,却看到山上柏树郁郁苍苍。
记里无官堠,更衣有短亭。 —— 在契丹境内,没有官府设置的瞭望哨(即“官堠”),换衣的地方设有驿站(即“短亭”)。
心惊此何地,生死一流萍。 —— 内心惶恐不安,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自己就像生死浮沉于水上的一片浮萍。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写诗人初到契丹时,所见所感,抒写了内心的惊恐、不安与苦闷。
白天感觉筋骨劳累,夜晚辗转反侧不能安眠。这一句从生理角度描写了旅途奔波之劳;第二句是写夜间辗转反侧之苦。夜不能寐,是因为心情不宁。“惨”字点出了这种心境。第三句是说,讨厌看见山上的树木光秃,却看到山上柏树郁郁苍苍。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川的怀念,也写出了契丹地区气候的寒冷。第四句是说,在契丹境内,没有官府设置的瞭望哨(即“官堠”),换衣的地方设有驿站(即“短亭”)。这两句写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艰辛。第五、六句是说,内心惶恐不安,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自己就像生死浮沉于水上的一片浮萍。这两句写出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恐惧。全诗语言平实质朴,但感情真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