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侯将家子,异域久飘飖。
人独忧羝乳,天方借海桥。
亡弓终在楚,去鹤会归辽。
凛凛今如许,风霜看后凋。

曹纮陷交阯十七年与其母逃归得官汶上求诗

曹侯将家子,异域久飘飖。

人独忧羝乳,天方借海桥。

亡弓终在楚,去鹤会归辽。

凛凛今如许,风霜看后凋。

注释:

曹纮:即曹操的孙子。交阯:古代郡名,治所在今越南北部。“陷”是陷落的意思。“母子”指儿子曹纮和他母亲。“逃归”指逃回中国。“得官汶上”指得到官职,在汶上。汶上:地名,位于今山东汶上县,这里指汉高祖刘邦所封的一个县,即沛郡(今江苏沛县一带)。“汶上求诗”:指求诗于汶上。“汶上”,地名,在今江苏沛县南,这里指汉高祖刘邦曾经驻军的地方,所以叫汶上。

曹侯:指曹操,字孟德。将家子:指有军队背景的人或家族。“异域”:指的是远方。“飘飖”:形容人漂泊不定。“忧羝乳”:比喻担心前途未卜,像羊奶里的羊毛那样没有方向。“天方借海桥”:比喻上天正在借助桥梁帮助他渡过难关。“亡弓终在楚”:意思是说失去了弓箭,最终还会回到楚国(楚国在战国时称郢都,在现在的湖北省江陵市)。“去鹤会归辽”:意思是说离开的鹤最终还是会回到辽地的。“凛凛今如许”:意思是说现在的样子还像这样,仍然威武不屈。“风霜看后凋”:意思是说经受了风雨霜雪考验的,最终还能保存下去。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终于归来并受到重用的人的豪情壮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宏大,情感深沉。诗人以曹操孙子的身份,感慨自己在海外漂泊多年,如今终于回到了故乡汶上,得到了官职。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天方借海桥”、“亡弓终在楚”等,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有力。诗人的心境也从初到汶上的迷茫不安,到后来的坚定自信,经历了一番曲折之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