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深树密不见溪,但闻地底溪声回。
忽从山口渡流水,始知此溪山北来。

【注释】

过三十六:经过三十六洞。

溪:水。

地底:地下。

回:指溪声在地下流动。

山口:山与山之间的缺口。

始知:才明白、知道。

北来:从北边流来。

【赏析】

“草深树密不见溪,但闻地底溪声回”,这两句诗写诗人在经过三十六洞的时候,因为草木茂盛、树木丛生,所以看不到溪水流经的景象。但是,当听到溪水的流动时,可以想象出溪流的声音在地下回响。这里的“但”字,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和探索。

“忽从山口渡流水,始知此溪山北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终于看到了溪水的源头。原来,这个溪流是从山的北面流过来的。这里的“始知”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