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气扰扰人遑遑,静有八室无八方。
壶中酒好谁独觉,橘间棋乐何可量。
峨峨汤汤知音少,管弦呕哑人称好。
归来水深山更奇,玉徽不按心自知。

【注释】

  1. 清隐为知观李元礼:李元礼是唐代诗人,曾任翰林学士。
  2. 世气扰扰人遑遑:世界纷扰不已,让人心神不宁。
  3. 八室八方:八种不同的空间或环境。
  4. 壶中酒好谁独觉:在酒的包围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5. 橘间棋乐何可量:在橘子之间的棋盘上找到快乐和满足。
  6. 峨峨汤汤知音少:知音稀少,难以寻觅。
  7. 管弦呕哑人称好:音乐声震耳欲聋,使人为之赞叹。
  8. 归来水深山更奇:回到深山后发现景色更加奇特。
  9. 玉徽不按心自知:内心感受无需用玉徽来度量(玉徽指琴徽,比喻内心感受),自己能够感知。
    【赏析】
    《清隐为知观李元礼诗》,此诗是一首七言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感受与思考。诗中以“静有八室无八方”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没有外界的喧嚣和干扰。接着,诗人以“壶中酒好谁独觉”和“橘间棋乐何可量”两句,表达了在安静环境中独自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
    诗中的转折出现在最后两句:“峨峨汤汤知音少,管弦呕哑人称好。”这里的“汤汤”指的是繁忙,而“知音少”则意味着真正能理解和欣赏自己的人并不多。尽管如此,诗人仍然认为音乐的美妙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这里的“呕哑”是指音乐声大且杂乱,但诗人却觉得它非常好听。这表明,虽然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平静,就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最后一句“归来水深山更奇,玉徽不按心自知”,则表达了回归自然后对生活的新认识。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城市和乡村的不同景象,强调了自然之美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同时,“玉徽不按心自知”也进一步强调了自我感知的重要性,即不必依赖外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感受和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一种追求简单、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应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平静,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