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鼎谈经世少双,一时文物动虞庠。
江湖虽隔金闺籍,衣袖仍闻玉案香。
墨客几年陪画隼,板舆平日到萱堂。
时清身健堪行乐,未见荆榛老凤凰。

诗句释义:

  1. 康鼎谈经世少双,一时文物动虞庠。
  • “康鼎”可能是指某个名字或人物。”经世”意味着治理国家。“少双”在这里可能表示某种稀有或特别的才能。”虞庠”可能是对古代贵族学校的称呼。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才能的人(如作者)谈论治理国家的事务(如经世),这在虞庠这样的古代学校中是罕见的情况,使得这个场景显得特别重要和引人注目。
  1. 江湖虽隔金闺籍,衣袖仍闻玉案香。
  • “江湖”通常用来指代外面的世界,而”金闺”则是指贵族或者文人的居所。“玉案”指的是古代学者研习的地方或者书桌前。
  • 这句诗的意思是尽管作者身在不同的江湖世界(即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但他仍然可以感受到贵族或文人家中的气息(玉案之香)。这表明作者虽然身处不同环境,但依然能与文化和学术保持紧密联系。
  1. 墨客几年陪画隼,板舆平日到萱堂。
  • “墨客”指文人墨客,”画隼”可能是一种绘画技巧或风格。这里的“板舆”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交通工具,”萱堂”可能是指母亲或妻子居住的地方。
  • 这句话描述的是作者与画家合作多年,共同创作艺术作品的经历。同时,也提到了作者平时会乘坐板舆去看望妻子或母亲的场景,显示了作者对家庭的责任和关爱。
  1. 时清身健堪行乐,未见荆榛老凤凰。
  • “时清”可能指的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的时期。”身健”则意味着身体健康良好。这句话表达了在太平盛世,生活条件优越,个人身体状况良好的状态。
  • “未见荆榛老凤凰”中的“荆榛”指的是荆棘丛生,暗喻困境或危险;“老凤凰”则象征着曾经辉煌的旧事物或历史人物,这里可能指过去的辉煌时代或文化成就。
  • 这句话反映了在太平盛世,人们无需担心困苦或危险(荆榛),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行乐)。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像老凤凰一样延续并复兴自己的文化遗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古代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合作以及个人生活状态,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诗人在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词汇,如“金闺”、“玉案”、“墨客”、“板舆”等,这些词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和敬仰。同时,通过对和平时代的赞美,诗人也表达了对当前繁荣局面的珍视和感激。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深情回顾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