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泽波涛笔下吞,相逢晓日上天门。
只今出处难同调,惭愧高轩几访存。
《借明秀轩韵送赵推入幕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宰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 诗句释义:
- “七泽波涛笔下吞”:形容赵推在朝廷中如波涛汹涌的江水,其才华和能力无所不在却又难以捉摸。
- “相逢晓日上天门”:比喻赵推如同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亮了政治的天空,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即将分别。
- “只今出处难同调”:指出现在或离去都不易与赵推找到相同的节奏,暗示着两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
- “惭愧高轩几访存”:表达了诗人因为赵推离去而感到的羞愧和无奈,同时对自己曾经多次登门造访表示歉意。
- 译文注释:
- “七泽波涛笔下吞,相逢晓日上天门”:七泽波涛指的是广阔的江河湖海,比喻赵推的政治才能如同波澜壮阔的江海,无所不在但又难以完全捕捉。晓日上天门则形象地描述赵推的才能如同晨光般明亮、照耀着政治的天空,但同时也预示着他们将要分别的时刻的到来。
- “只今出处难同调”,这里的“出”和“处”分别代表离开和留下,表达了作者与赵推在政治理念上存在差异,难以找到共同的节奏。
- “惭愧高轩几访存”:表达了诗人因为赵推离去而感到的遗憾和羞愧,同时也对自己曾经多次登门造访表示歉意。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隐喻了赵推的政治才能和个性特点。诗中的“七泽波涛”和“晓日上天门”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致,还暗喻了赵推的卓越能力和崇高地位。
- 通过表达“只今出处难同调”和“惭愧高轩几访存”的情感,刘宰展示了自己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他对赵推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他自己在官场上的孤独和失落感。
- 整首诗充满了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借明秀轩韵送赵推入幕二首》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交织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官场生活深刻反思的体现,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