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闻道宅新成,潇洒真堪寄此生。
胸次清冰元自莹,不妨更向玉壶盛。
【注释】
①一区:指一个地方。②闻道:听说。③宅新成:指新居落成。④潇洒:超然,洒脱的样子。⑤胸次:心胸。⑥清冰:清澈透明如冰的水面。⑦玉壶:美玉做的酒杯,这里比喻美酒。⑧更向:再倒进。⑨“胸次”三句:意为心胸像冰一样清亮,可以映照出美的形象;可以盛满清澈的美酒,不必再用玉壶来盛装。⑩赏析:全诗语言平实,却蕴含着高深的内涵。作者以自己的居室为比喻,赞颂了范黄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
一区闻道宅新成,潇洒真堪寄此生。
胸次清冰元自莹,不妨更向玉壶盛。
【注释】
①一区:指一个地方。②闻道:听说。③宅新成:指新居落成。④潇洒:超然,洒脱的样子。⑤胸次:心胸。⑥清冰:清澈透明如冰的水面。⑦玉壶:美玉做的酒杯,这里比喻美酒。⑧更向:再倒进。⑨“胸次”三句:意为心胸像冰一样清亮,可以映照出美的形象;可以盛满清澈的美酒,不必再用玉壶来盛装。⑩赏析:全诗语言平实,却蕴含着高深的内涵。作者以自己的居室为比喻,赞颂了范黄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内容主旨。 “大化赋群有,脩短亦天只。”大意是:大千世界万物皆有,长短也由自然而定。注释:大化,这里指宇宙万物;修短,这里指事物的长短;天只,这里指自然。赏析:诗人以宇宙万物为对象进行描写,指出了事物都有生有死,有长有短的客观规律。 “彭殇谁得失
【诗句释义】 日晏炊烟冷屋山,典书籴米奉慈颜。 日色已晚,炊烟在屋山之上飘动,我正在为母亲煮饭。 祇今童稚便安养,一饱谁知有许艰。 如今我的孩子们都已成家,生活无忧,而我却只能吃不饱肚子。 【译文】 太阳已经落山,炊烟在山上飘散着。我在给母亲做饭,买了米来换钱。如今的我已经没有儿女需要养活,而我只能忍受饥饿。 【注释】 ①九首:本篇是杜甫《挽恭靖使君房六章》中的第二首。房琯(kāng),字次律
译文 先帝龙飞第一春,霜袍济济对严宸。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先帝在即位之初的辉煌岁月,身着霜色的官袍,显得威武庄严,与朝廷重臣严长并肩而立。"霜袍"和"严长"这两个词汇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怀念之情。"济济"一词则用来形容众多贤臣聚集的情景,突出了朝堂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通过这两句诗,诗人传达出自己对于先帝时期政治清明、国家昌盛的感慨和敬意。
【注释】 1. 挽京口使君丰郎中:是杜甫对当时任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节度使的丰道人所作的挽诗。丰道人字丰叔,是杜甫的朋友。 2. 残胡失驭走群雄:指唐朝末年,中原地区被藩镇割据,北方少数民族也纷纷起兵反抗朝廷。 3. 河洛祇今修旧贡:指唐僖宗中和元年以后,中原地区又恢复了和平,百姓们开始交纳赋税了。 4. 凌烟端合首群公: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开国功臣而建的画室;公,指大臣。 【赏析】
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昔日拜访三茅君,步履艰难攀登攀。 此时秋意已高远,清爽空气笼罩千山。 三座山峰聚神秀,突兀挺立超尘寰。 世变抵达狂秦时,风俗如同蛮族乱。 言语在口不敢说,默默无语心生嫌。 咸阳贵公卿,高门拥旗幡。 牵犬上蔡门,回首涕空潸。 积骸草木腥,流血川原殷。 所以三君子,决然离开草莽间。 不以寸草荣我身,换得白日闲适安。 徘徊于此山巅上,放荡紫翠间。 数尽时光终有归,山川空旷水潺潺。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李果州共同游览茅山时所作,描述了诗人在茅山的所见所感。 【译文】: 我家在荆溪东边,矮屋八九间。 石田人不耕,自占水一湾。 十年去城市,乐此清昼闲。 饱闻西州英,奥学窥孔颜。 见贤岂无时,冰开水潺潺。 朅来洁齐俟,一语开冥顽。 锦机神所秘,启示不吾悭。 追随妙高台,勇往不作艰。 蹇步驱弗前,逸驾杳难攀。 惆怅默无言,诗卷惭空还。 三茅在何许,天末耸髻鬟。
【诗句释义】 峨峨三茅峰,秀出云雨上。 疑有避世士,卜筑便幽旷。 “三茅峰”,指浙江绍兴的三座山峰(茅山、会稽山、天台山)。“秀出云雨上”,形容三茅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疑”是“似乎”、“好像”的意思,“避世士”指的是隐居不仕的人。“卜筑”,即建造居所。这里指隐居者选择了茅山作为他的住所。“幽旷”,意为幽静宽敞。“兰佩拂千障”,意思是兰花佩饰拂过了一千堵墙。“兰佩”
注释: 踏遍山崖与水边,要教人民安居乐业。 如今桐汭的百姓还生活在那里,而南昌尉已经仙逝了。 赏析: 《挽恭靖司法兄九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组悼念其兄苏辙的七言律诗。全诗以“踏遍山崖与水边”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兄长生前的怀念之情;“要教人民安居乐业”则表达了对兄长生前为民解忧、造福百姓的敬仰;最后两句则是对兄长仙逝的哀思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民生的关注
【注释】 东禅百韵:一首描写农事、官吏和人民生活的诗。 催归走童隶,欲去仍复却:指官府催促农民赶快回去耕种田地。 顾瞻忽有念,郁悒忘谐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忧郁之感,以至于忘记了欢乐的嬉戏。 凿井成先志,结甃石凿凿:指建造房屋时,先用石头垒墙基。 危亭俯逵道,栋宇更旁拓:指修建一座亭子,可以俯瞰宽阔的大道。 北牖瞰清渠,西轩粲花药:指窗前可以看到清澈的渠道和摆放着鲜花的药圃。
注释:我身在金华的玉堂,时常寄信给祝鸡乡的人问候。我过去曾经探访过卢仝,那时柳树枝条低垂,水塘里的水位已经满到了堤岸。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寄情山水、寻访故人的诗作。首联“身在金华与玉堂,寄声时到祝鸡乡”,诗人身在金华,身处高官厚禄的玉堂,但仍然不忘自己的本心,时不时地给祝鸡乡的人写信问候,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颔联“为言旧访卢仝处,柳压平堤水满塘”
注释: 1. 和王克家所寄草堂诗二首 这是应友人之请,以草堂为题所作的两首七绝。 2. 弦歌流化记琴堂 弦歌:指音乐,这里借指诗歌。流化:即流传,这里借指传颂。记琴堂:指记录在琴堂中的诗歌。 3. 椎鲁难言愧互乡 椎鲁:笨拙,粗陋。这里指作者自己,认为自己的诗作笨拙,有愧于“互乡”的贤人。互乡:地名,相传春秋时的贤者孔子曾游历至此,后用以泛指贤人。 4. 正对薇花挥翰墨 正对:面对,对着。薇花
【注释】 1. 口占:即口述。 2. 纸鹤:纸做的鸟,常用以表示哀悼。帐:帐子。 3. 王克家:作者友人王克家之误。 4. 中书:书信。 5. 午枕:午时睡。 6. 蛮素:淡而无味的饭菜。 7. 清凉:清静、清净。 8. 雪翎:白色的羽毛。 9. 玄裳:黑色的衣裳。 10. 持赴:送走。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朋友家中作客,因见朋友妻女已亡,遂口占一联相赠。上句是说
【注释】 次韵谢范黄中运管:这是一首七律,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范黄中的敬仰之情。 刁坞春回花满枝,沈溪梦断水盈池。 遥知吊古经行处,落纸云烟总是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刁坞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沈溪梦中所见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范黄中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首句“刁坞春回花满枝”,描绘了刁坞春天到来的情景。刁坞是一个地方,位于今山东淄博境内。这句诗用春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通过反复诵读,即可把握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揣摩诗人的情感态度;最后再结合注解进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宅兆”句意为:墓地选择应当是志趣所在的地方;“外有”句意为:不要嗟叹外界有山川相隔;“自觉”句意为:内心应该感到天地广阔。 【答案】 第一首译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山势西来如凤舞 - 注释:形容山脉的走向,如同凤凰在飞舞。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座山峰从西侧向东部伸展开来,山势起伏多变,宛如凤凰展翅飞翔的壮观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想象力的提升。同时,“凤舞”也隐喻着一种优雅和灵动,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2. 林峦左转若龙蟠 - 注释:形容森林和山峦的布局,像是一条盘踞的龙。 - 赏析:此句进一步运用比喻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