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割雏鸡,未足为深耻。
奈何狐父戈,资以斸牛矢。
鲁人称家丘,会计当而已。
郢匠不挥斤,其质久已死。

在古代文化中,诗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审美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的描绘来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人生观念。刘攽的《古意》是其中一首,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

首句“牛刀割雏鸡,未足为深耻”用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一个道理:使用过度的聪明或手段可能反而招致失败或羞辱。这句诗通过“牛刀”这一象征性物品,隐喻了过分自信和自负的态度。牛刀虽然锋利,但如果用来切割幼小的雏鸡,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伤害到自己。这反映了过度的自信或能力可能会适得其反,带来意想不到的失败。

第二句“奈何狐父戈,资以斸牛矢”,诗人进一步展开这一道理,指出即使是贤者也可能因依赖他人的帮助而陷入困境。这里,“狐父”可能暗指狡猾的小人,而“戈”和“斸牛矢”则可能象征着依赖和被利用。这句话警示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过度依赖他人,而应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应对。

第三句“鲁人称家丘,会计当而已”则展现了一种务实的人生态度。这里的“家丘”可能是对家乡或故土的比喻,而“会计当而已”则意味着应该专注于实际的工作和责任。这句诗传达了一种理念:真正的成就来自于脚踏实地的努力,而不是空谈理想或幻想。

最后一句“郢匠不挥斤,其质久已死”则是对技艺和生命力的赞美。这里的“郢匠”可能指的是技艺高超的工匠,而“质久已死”则暗示如果技艺停滞不前,就像生命一样会失去活力。这反映了技艺需要不断磨练和更新才能保持生机,同时也强调了持续学习和努力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作者对于生活、智慧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思考,鼓励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我,勇往直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