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已清思,浮舟暂长啸。
水云两涵泳,青翠相照耀。
赏心随值遇,物色相顾召。
逍遥忘回期,顷刻揽众妙。
白鸥亦知机,潜鱼不可钓。
飞沉信乐然,回首寄一笑。
【注释】
泛舟:乘船游览山水。
出郭:走出城郭,这里指从城市中出来到野外。
清思:清明的思致,指一种闲适的心情。
浮舟:在水上漂浮的船。
水云两涵泳:水和云雾都在水中漂浮着。
青翠相照耀:青翠的山色互相映衬着,发出光彩。
赏心:愉悦的心情。
物色:景物。
逍遥:闲逸自在。
回期:返回的日子。
顷刻:一转眼的时间。
揽众妙:囊括所有的美妙。
白鸥:白色的鸥鸟。机:指鸥鸟飞翔时的姿态。
潜鱼:隐藏在水中的鱼。不可钓:不可用钓钩去钓取。
飞沉:高飞和沉没,比喻自由自在地行动。信乐然:相信自得其乐。
回首:回过头看。寄一笑:表示满意或赞许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山玩水之作。全诗写得很自然、很流畅,语言清新明快。诗的前四句写诗人泛舟湖上,心情舒畅,景色优美,感到十分惬意。后八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游湖中的所见所感。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篇写得有情有趣,富有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一次泛舟游山的情景。诗中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开头两句“出郭已清思,浮舟暂长啸”,写诗人刚一出城郭就被那清爽的山光水色吸引住了,于是在舟上长啸了一声,尽情地舒散一下胸中的郁积。这两句既点明了泛舟的地点——城外,又写出了泛舟的原因——游赏,更写出了游赏的感受——舒畅、惬意。接着三句“水云两涵泳,青翠相照耀”具体描绘了山光水色的动人之处。这里,诗人把视线由远及近,由静而动,由表及里,把整个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水云”一句,既表现了江面的空阔无垠,又突出了水的明净澄澈;“青翠”一句,不但写出了山色之绿与翠的鲜明对比,而且写出了青山的葱茏茂盛。这两联写景,笔墨简练,却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给读者以美感的艺术享受。
中间四句是写诗人泛舟时的所见所感。“赏心随值遇,物色相顾召。”这句说随着欣赏美景的心情而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感受。“逍遥忘归期,顷刻览众妙。”“逍遥”一词,历来被人们用来赞美人的心境恬淡、超然洒脱。这里的“逍遥”是指诗人心情的愉快,忘却归期的悠闲自在。“顷刻”一词,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诗人陶醉在游山玩水中不能自拔。“览众妙”即领略了众多的美景。这四句写诗人的所见,表现出一种怡然自得之情。最后两句则更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感慨和向往:“白鸥亦知机,潜鱼不可钓。”“白鸥”在这里指的是那些自由自在的鸟儿,它们能够领会人的情感和心意,所以诗人说它们知道人要放飞自己的心灵,不要像鱼儿那样被人牵着走。“潜鱼”是指那些深水里的鱼儿,它们虽然美丽可爱,但它们不会游泳,也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诗人说它们是不可用钓钩去钓取的。这两句写诗人的感叹,表明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所写的景和事的概括总结,又是对人生的一种议论和感慨。
整首诗结构紧凑,脉络清晰,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中虽未出现一个“游”字,但处处可见诗人在游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处处都洋溢着诗人游赏时的欢乐与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