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欲语,欲语又蹉跎。已是厌听夷甫颂,不堪重省越人歌。孤负水云多。
羞拂拂,懊恼自摩挲。残烛不教人径去,断云时有泪相和。恨恨欲如何。
【注释】
1.忆江南:词牌名。此词是作者自度曲,又名《玉莲令》、《一江红》。
2.其一是一首咏叹自己壮志难酬的抒情小词。词作上片写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厌倦情绪;下片写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愤懑。
3.赋所见:词作中“所见”指眼前之景。
4.长欲语:一直想说。
5.蹉跎:失却机会,空自徘徊,徒然无成。
6.夷甫:晋朝人王衍,字夷甫(yífǔ)。
7.厌听:讨厌听。
8.重省:再次回想。
9.越人歌:相传古代越国有首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见《吴越春秋》)后人以“越人歌”代指亡国之音。
10.孤负:辜负。
11.水云:水波与云雾。这里借指隐居生活。也指男女之情。
12.拂拂:形容头发蓬松不整的样子。
13.懊恼:烦恼,恼怒。
14.残烛:未燃尽的蜡烛。
15.断云:雨后的云。因雨过天晴,云彩被风吹开,故称“断云”。
16.恨恨:悔恨、懊恼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壮志难酬的感伤之词。全词由三段组成。
上片抒写作者的苦闷心情。开头两句说:我本来想诉说心中的忧思,但却又迟疑不决,终于还是没能说出来。这一句是说:我本来想吐露心中的想法,但却又迟疑不决,终于还是没说出口来。“已是厌听夷甫颂”,夷甫即王羲之,他曾任东晋荆州刺史,为人清谈而少有政绩,所以此处说他的颂扬之辞已经听够了。“不堪重省越人歌”,这里的越人,当指晋末南迁士族,他们被迫远离故土,流寓南方。他们的歌谣里充满亡国之音,所以说不堪重省。两句都是说:我实在厌烦了听那些颂扬的话,又不忍再回忆那些亡国的歌谣了。
过片写词人的无奈和愤懑之情。“孤负水云多”,“水云”,指隐者的生活。“水云多”,即水云多情,指隐居生活美好,令人留恋。但是这种生活并不如愿,反而使词人更加感到痛苦。这一句是说:我辜负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使它变得更加痛苦了。接着两句写词人对现实的不满:“羞拂拂,懊恼自摩挲”。“羞拂拂”是说:我感到羞愧难当。“懊恼自摩挲”是说:我感到懊恼,只好用手摩挲一下自己的头。这两句也是说:我因为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只好用手摩挲一下自己的头,表示出一种无奈的神态。
结尾二句写词人的心情,表达了他的愤慨和无奈:“残烛不教人径去,断云时有泪相和”,残烛,即未燃尽的蜡烛。“断云”两句是说:蜡烛不让我走远,雨云时常滴落泪珠,仿佛在为我送行。这是说,我无法摆脱这种痛苦的处境,只能让蜡烛陪着我慢慢地离去。这两句也是表达出一种无奈的神态。最后一句是说:我心中充满了悔恨,真是难以承受啊!
这首词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优美与痛苦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望。全词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