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待晓。春是五更先去了。我醉方知。春正怜伊怕别伊。
留君不可。归到海边方忆我。做尽花归。欲赠君时少一枝。

注释:

庚辰送春

庚辰:农历庚辰年,即1920年。

减字木兰花·其六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之一。此调又名“木兰花慢”、“木兰花令”、“木兰花慢慢”等。上下片各有三、四句,两仄韵一平韵,一叠韵到底。

其六:这是第六首。

庚辰:庚辰年,指1920年,也是辛亥年。

送春待晓。

送春:春天送别;也指把春天送走。

待晓:等到天亮以后。

春是五更先去了。

五更:五更天,即凌晨五点到七点。古代以夜半为五更,次为鸡鸣,再为日出,又为平旦,最后为日中。

我醉方知。

我:代词,自己。

醉:喝醉(这里作动词)。

方:才,才知。

春正怜伊怕别伊。

春正:春天正在这里。

怜:爱怜;喜爱。

伊:你;你们。

怕别伊:害怕离别它(春天)。

留君不可。

君: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不可:不可以。

归到海边方忆我。

归:回来。

到海边:走到海边。

方:才,才想起。

忆我:想念我。

做尽花归。

做尽: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花:指花朵或花事,此处指女子的容颜。

归:回到。

欲赠君时少一枝。

欲:打算。

赠君:赠送给你。

时少一枝:想要送给你一朵花,但只有一朵了。

赏析:

这首《减字木兰花》词,以惜春为主题。上阕写惜春,下阕则借惜春而抒写离情。全词用典贴切,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送春待晓,春是五更先去了。”作者将惜春之情和对春天的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待晓”,表明送春是在天亮以后进行的,这既是实写,又暗示着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在清晨。“春是五更先去了”,则是说春天在破晓时分就离开了人间世界,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又暗寓了与友人分别的痛苦。

“我醉方知,春正怜伊怕别伊”,这两句承上启下,由惜春转入惜别。“我”是代词,指作者自己,“醉”是喝醉的意思。“方知”是才懂得,“怜伊”是爱怜,“怕别伊”是害怕离别她。这几句词,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依恋,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留君不可,归到海边方忆我”,这两句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了惜别的情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留你(指友人)是不可以的,你要走的时候,才想到要离开我(作者),所以作者才感到难过。这两句通过想象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欲赠君时少一枝”,这两句紧承上文,从惜别的主题出发,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做尽花归”,是指做了许多事情都归于无有。“欲赠君时少一枝”,意思是说如果能够送给你一朵鲜花就好了,但可惜只有一朵了。这两句词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