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锦好。待到相州人已老。颍水归田。白鹭惊猜已十年。
太师尚父。晚遇明时方用武。大笑相逢。把酒家乡是客中。

【诗句】

尚学林己丑寿旦,适归庐陵。其先世相州人,居永和,今家临川

【译文】

尚学林己丑年的寿诞之日,恰巧返回庐陵。他的祖先曾是相州的居民,现在居住在永和县,如今我家在临川。

相州锦好。待到相州人已老。颍水归田。白鹭惊猜已十年。

【注释】

相州:指现在的河南安阳一带,古称相州。

锦好:意思是美好的生活。

颍水:指颍河,流经河南省西部。

归田:退隐回乡。

白鹭:一种白色的鸟,常在水中捕鱼或栖息。

惊猜:惊慌猜疑。

十年:这里指的是时间,十年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尚学林己丑年的寿诞所作。尚学林,字子文,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在相州时家境富裕,但到了老年却回到了家乡。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尚学林的敬仰之情。

首句“尚学林己丑寿旦,适归庐陵”,交代了尚学林的年龄和故乡。尚学林生于己丑年,即1929年,此时他刚好过了生日。而他刚刚回到老家庐陵。庐陵是江西省吉安市的一个区县,这里也是尚学林的故乡。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尚学林已经年过半百,但仍然心系故土,愿意回归家园。

第二句“其先世相州人,居永和,今家临川”,则进一步说明了尚学林的家族背景。尚学林原本是相州人,后来移居到了永和县(今河南禹州市)。如今,他的家族已经迁居到了临川(今江西抚州市),成为了当地的一员。这句话不仅展示了尚学林家族的历史变迁,也体现了他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第三句“相州锦好。待到相州人已老。”则是诗人对于相州的美好回忆的抒发。在这里,“锦好”象征着美好而华丽的生活,而“已老”则暗示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暗含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

接下来的句子“颍水归田。白鹭惊猜已十年。”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颍水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它见证了尚学林的一生;而白鹭则是自由自在的生灵,它们在河面上翩翩起舞,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热闹的颍水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喧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这种变化让尚学林感到惊讶和困惑,仿佛是在猜测白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这一句既表现了尚学林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最后一句“太师尚父。晚遇明时方用武。”则揭示了尚学林的人生哲学。这里的“太师”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官职,而“尚父”则是对父亲的一种尊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尚学林曾经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但现在他已经年事已高,不再担任这样的重任。而“晚遇明时方用武”则是说他在晚年遇到了一个明智的时代,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这句话既表达了尚学林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时代发展的认同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尚学林的描绘和赞颂,展现了他对家乡、家族和时代的情感。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在适当的时候把握机遇展现自己的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