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何分南与北,五更纵又成横。夜来拾得断河星。化为一片石,持去问君平。
老大看天一笑,儿童问我须应。向来牛女本无名。要知天上事,亦似谤先生。

天际何分南与北,五更纵又成横。

夜来拾得断河星,化为一片石。

持去问君平。

老大看天一笑,儿童问我须应。 向来牛女本无名。要知天上事,亦似谤先生。

诗句注释

  • 天际何分南与北:描述天空的辽阔和无边无际,强调无论南北,都是天地之间的一员。
  • 五更纵又成横:五更时天空的变化无常,从纵向变为横向,象征事物多变。
  • 夜来拾得断河星:在夜晚捡到断裂的银河之星,暗示着神秘或不寻常的事件。
  • 化为一片石:象征着某种事物的消失或转变成物质形态。
  • 持去问君平:向古代智者询问,求得答案或解释。
  • 老大看天一笑: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对宇宙持有好奇与轻松的态度。
  • 儿童问我须应:孩童的天真无邪,他们的问题往往简单直接。
  • 向来牛女本无名:指牛郎织女的故事原本并不出名,后来被传颂。
  • 要知天上事,亦似谤先生:意指通过了解天上的事情,也可以理解世间的纷争,正如批评古人一样,有其深意。

译文

在浩瀚的天空中,无论方位如何划分,都显得如此广阔无边。深夜里,我偶然拾到了断落的银河之星,这星星化作了一块石头。我拿着这块石头去问那位古代的智者,希望他能够给我一些解释。尽管我已年迈,但对宇宙仍旧保有一份好奇与笑意,就像孩童们天真地问问题,他们的提问总是那么直接。其实,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本就不曾广为人知。要知道,了解天界的事理,也就如同批评古人一样,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赏析

刘辰翁的《临江仙·其三壬午七夕》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情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引发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天际何分南与北”便开篇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无论身处何方,人都在天地间游走,无法完全区分南与北。接着,诗人用“五更纵又成横”来描绘时间的变化无常和世事的多变,暗喻人生经历的起起落落。

诗中的“夜来拾得断河星”不仅是一个具体事件的描述,也象征着意外发现或启示的时刻。而“化为一片石”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转变或结束的概念。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对生命、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深度反思。

“老大看天一笑”展现了诗人虽年老体弱,但对世界仍抱持开放和乐观的态度。同时,“儿童问我须应”反映了诗人的幽默感和亲和力,以及他愿意倾听并分享智慧的姿态。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南宋末年著名诗人刘辰翁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它不仅仅是一首咏叹自然的诗歌,更是一曲对生命、自然和宇宙奥秘的思考赞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