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又说巨鳌吞饵,牵翻员峤方壶。
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拂著珊瑚。
译文:
海边的渔夫,他驼背弯曲,体形消瘦,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又说巨鳌吞饵,牵翻员峤方壶。
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拂著珊瑚。
赏析:
这首词以写仙人隐逸为题,表现了作者对神仙生活向往之情以及追求自由不羁的精神境界。
上片“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描绘了一个蓬头赤脚,驼背曲躬,身体清瘦的老人形象,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出渔父的生活境遇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忽视。接着,作者以“定不是凡俗人”为转折,表明渔父非一般人,而是古代贤哲之一,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和能力。
下片中,“任公子、龙伯氏”四句,通过任公子和龙伯国的典故,暗示了渔父可能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和智慧,能够轻松解决海上问题。而“又云巨鳖吞饵,牵翻员峤方壶”,则进一步描绘了渔父在海上遇到危险时的英勇表现,以及他解决困难的智慧和能力。
“磻溪老子,肘后有丹书”,这里以磻溪老人的形象出现,象征着渔父的智慧和能力已经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尊重。同时,“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四句,则描绘了渔父受到文王重用的情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贤能之士的重视和推崇。最后一句“世间久无是事,疑是痴人痴坐待”,则是作者对渔父行为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表达了他对渔父行为的看法和理解。
这首词通过对渔父形象的塑造和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自由不羁精神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普通人生活态度的忽视以及对贤能之士的重视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