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俯横山跨海来,拂云高阁为谁开。
荒溪古木闲猿洞,明月白沙空钓台。
晓日东风龙夭矫,秋风西峡凤徘徊。
居然静卧江南岸,天堑波涛亦壮哉。

【注释】

案:书桌。

横山:横亘的山。

拂云:高耸入云。

荒溪:荒凉的水边小溪。

古木:枯死的树木。

猿洞:猿猴居住的洞穴。

明月:明亮的月光。

白沙:白色的沙滩。

空钓台:无人钓鱼的石台。

晓日:早晨的阳光。

风夭矫:龙在风中翱翔。

秋风西峡:秋风中的峡谷。

凤徘徊:凤凰在峡谷中徘徊。

静卧:安静地躺着。

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指长江和嘉陵江的险恶地势。

【译文】

案前俯视横亘的山峰从大海中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高阁是为谁打开的呢?

荒凉的水边小溪旁古木参天,猿猴居住的洞穴,明月照耀着白色的沙滩,空无一人的石台;早晨和傍晚的阳光下,龙在风中展翅翱翔,秋风中峡谷里凤凰盘旋不去。

它竟然安静地卧在江南岸边,天堑般的江河波涛也是壮丽雄浑啊!

【赏析】

《题仁王横山阁》,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登楼远望,见横亘于海中的大山,又见高耸入云的高楼,便想象仁王是因什么而建此楼,是因何而登上此楼的。“横山跨海来”,山横亘于海中,自然有其特殊原因,诗人没有点破,而是让读者去揣摩。接着写仁王为何要开这高阁,仁王为帝王,当是因江山秀丽之景而建此楼,以观览江山之美。

“拂云高阁为谁开?”仁王建楼的目的,诗人没有点破,留给读者去思索。“荒溪古木闲猿洞,明月白沙空钓台。”仁王所建之楼,自然是高人隐士之所。诗人描绘了仁王楼周围的景色,使仁王楼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晓日东风龙夭矫,秋风西峡凤徘徊。”仁王楼周围景色如此迷人,诗人便想象仁王在此楼中的生活,他一定是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的同时,也领略着人生的乐趣吧。仁王楼周围景色如此之美,令人陶醉,但诗人并不满足于此。诗人想象中的仁王还不止这些,他更想看到的是仁王的英姿飒爽。“龙夭矫”与“凤徘徊”两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仁王的气宇轩昂和儒雅风度。

“居然静卧江南岸,天堑波涛亦壮哉!”诗人站在楼上眺望远方,只见仁王楼静静地卧在江南的岸边,而眼前的长江水势汹涌澎湃。“天堑”一词用来形容江水的汹涌,突出了江水的浩大气势。“亦壮哉!”一句将仁王和江水相提并论,赞美了仁王的英勇和豪迈气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