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蚁有统治,羽鳞知所宗。
是知君臣初,直与太极同。
子之于其父,成性天所钟。
因其亲爱心,以养日益恭。
平居竭勤瘁,患难忘厥躬。
不择艰与易,那知通与穷。
至于事其君,是乃孝之中。
未闻君父间,诚敬有卑崇。
孔子故有言,移孝斯为忠。
谷黍不离草,蚕鱼其类虫。
皆能衣食人,生世曾不空。
矧乃备万物,阴阳资粹冲。
学问必唐虞,侪辈皆朱熊。
于世乃无补,将何辨蟊螽。
五帝道尊极,三王化醇醲。
皆由诸大臣,汲引相追踪。
惜哉物伪炽,慧巧为心蓬。
谗邪丑正直,党与交讥攻。
上者以翕訾,下焉滋鞠讻。
鸾凤远遁伏,鹰隼摩苍穹。
人神共愁叹,寒暑迷秋冬。
一人念忠直,百志怀兵戎。
利口锐戈矛,危机峻临冲。
贤正欲自保,孤羊豢狼丛。
邦家欲常宁,西驾而求东。
圣宋会明良,盈成绍熙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野望》。
诗句翻译与注释:
- 蝼蚁有统治,羽鳞知所宗。
- 蝼蚁虽小,也有统治者,鱼鸟也有自己的归属。
- 是知君臣初,直与太极同。
- 知道君臣的初始关系,其实和自然界的天地是一样的道理。
- 子之于其父,成性天所钟。
- 儿子对父亲的态度,是由天生的本性决定的。
- 因其亲爱心,以养日益恭。
- 基于对亲人的关爱,人会逐渐表现出恭敬的态度。
- 平居竭勤瘁,患难忘厥躬。
- 平时尽职尽责,遇到困难时也不忘自己的职责。
- 不择艰与易,那知通与穷。
- 不选择困难的或容易的,怎么知道是通晓还是困惑?
- 至于事其君,是乃孝之中。
- 对待君主就是孝顺的表现。
- 未闻君父间,诚敬有卑崇。
- 没有听说过在君父之间,真诚的尊敬会有高低之分。
- 孔子故有言,移孝斯为忠。
- 孔子曾经说过,将孝心转移给君主,这就是忠诚。
- 谷黍不离草,蚕鱼其类虫。
- 谷物豆类不离草木,蚕和鱼是一类动物。
- 皆能衣食人,生世曾不空。
- 这些都可以养活人们,生活的世界并不空虚。
- 矧乃备万物,阴阳资粹冲。
- 何况万物都完备,阴阳相互资助。
- 学问必唐虞,侪辈皆朱熊。
- 学问必须达到唐尧、虞舜的水平,同行的人都是朱熊这样的贤才。
- 于世乃无补,将何辨蟊螽。
- 对于世界来说没有任何用处,怎么区分蝗虫和小虫子呢?
- 五帝道尊极,三王化醇醲。
- 五位帝王之道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三位君王教化非常醇厚。
- 皆由诸大臣,汲引相追踪。
- 这都是由于各位大臣的推荐和引领,互相追随。
- 惜哉物伪炽,慧巧为心蓬。
- 可惜事物虚假繁盛,聪明机智成为人们的心病。
- 谗邪丑正直,党与交讥攻。
- 邪恶小人攻击正直之人,同伙们讥讽和攻击他。
- 上者以翕訾,下焉滋鞠讻。
- 上级因为嫉妒而攻击,下级则更加放纵自己。
- 鸾凤远遁伏,鹰隼摩苍穹。
- 凤凰和麒麟远遁隐居,老鹰和隼在天空自由翱翔。
- 人神共愁叹,寒暑迷秋冬。
- 人间与神界共同感到忧愁叹息,寒冷暑热交替使人迷失了方向。
- 一人念忠直,百志怀兵戎。
- 一人思念忠诚正直,其他人都心怀战争的忧虑。
- 利口锐戈矛,危机峻临冲。
- 锋利的嘴巴像锐利的兵器,危机时刻逼近。
- 贤正欲自保,孤羊豢狼丛。
- 贤良正直的人想要保护自己,却被孤独的羊和狼群包围。
- 邦家欲常宁,西驾而求东。
- 国家希望保持和平安宁,却只能向西寻找安定。
- 圣宋会明良,盈成绍熙隆。
- 在宋朝,明智善良的人汇聚在一起,国运昌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普通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行为和心态,反映了作者对道德和秩序的看法。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不满和追求理想状态的愿望。通过对君臣关系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伦理秩序的期望和担忧。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