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与志两得,百中而一有。
盖以世惑深,真伪相纷纠。
簧丝在口舌,巧令工迎凑。
攘臂视听下,非明孰能究。
门下无寸武,踪迹非素狃。
一旦荐论拔,如射之有彀。
惟以向所为,期以劝绅绶。
天下本无事,欲治多纷揉。
惟是举措颠,嘉苗不如莠。
履舄以尊戴,冠簪斯践蹂。
助天系宠绥,宜民惟在宥。
人如公用心,劝不由赏购。
有冽甘井泉,清深玉其甃。
未观繘长绠,大施如川溜。
区区一方部,不几幕其收。
于嗟郁舆望,无路达旒黈。
作诗道尊光,庶几传不朽。

【注释】

谢曹公用《谢曹公惠酒》诗答谢曹公的馈赠,并借此自励。诗中表达了诗人感激之情和自勉之意。

时与志两得:时而得到志趣相投的人。

百中而一有:一百次射中目标,只中一次。形容难得。

盖以世惑深,真伪相纷纠:大概因为社会上的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簧丝在口舌:比喻巧言如簧。

巧令工迎凑:巧妙地使别人迎合自己的意思。

攘臂视听下:挺胸抬头地注视听看。

非明孰能究:不是明智的人谁能探究这其中的原因呢?

门下无寸武:门下没有像关羽那样的勇士(武)。

踪迹非素狃:踪迹不是平常人。

一旦荐论拔:一天之内被推荐提拔。

如射之有彀:好像射箭有了准头一样。彀,拉满弓弦的样子。

惟以向所为,期以劝绅绶:只有按照过去的所作所为,期待能够受到朝廷的重用。

天下本无事,欲治多纷揉: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要治理起来就会有很多烦琐的事务。

惟是举措颠:只是这些举措令人失望。

嘉苗不如莠:好的庄稼不如野草(莠指杂草)。

履舄以尊戴:穿着鞋子戴上帽子。履舄,穿鞋。

冠簪斯践蹂:戴上帽子和插着簪子。践,踩踏。蹂,践踏。

助天系宠绥:帮助上天维系恩宠。绥,安抚、维系。

宜民惟在宥:适宜百姓的事情在于宽宥。

人如公用心:别人如果都能像您这样用心去做事。

劝不由赏购:劝导不是为了奖赏。

有冽甘井泉,清深玉其甃:有一股清凉甜美的井水,清澈见底,坚固的井壁就像玉石雕琢一样。

未观繘长绠,大施如川溜:未曾看到绳子很长,水流却像江河一样流淌。

区区一方部,不几幕其收:区区一个地区,不会有多少收获。

于嗟郁舆望,无路达旒黈:可惜啊,只能叹息,没有道路可通到远方的道路。

作诗道尊光,庶几传不朽:写一首诗来颂扬您的高尚品德,希望能流传千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曹公答谢信的酬答。全诗分上下两段。第一段写自己的志趣和才能都与曹公相同,希望他继续举贤荐士。第二段抒写作者感激之情和自勉之意。

“时与志两得”起笔即称颂对方和自己志趣相投。中间四句写自己从对方的馈赠中得到的好处很多。后两句说自己虽然得到好处,但也感到世事复杂,真假难辨。“盖以世惑深,真伪相纷纠”承上而来,进一步指出社会上是非颠倒,真伪混淆。以下六句写自己对于这种混乱局面的看法,认为社会上之所以如此混乱,是因为人们不能分辨是非曲直,所以应该让有才识的人出来担当重任,以匡正时弊。

“惟是以向所为,期以劝绅绶”两句说:“我只有按照过去的所作所为,期望能够受到朝廷的重用。”这两句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天下本无事,欲治多纷揉”,下面几句就具体说明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人们对于是非的辨别力很差;二是人们对于善行的欣赏能力很弱;三是对于奸邪行为的畏惧之心很强。最后两句说:“惟是举措颠,嘉苗不如莠。”意思是:只有这些举措令人失望!好的庄稼不如野草!这里的“举措”是指朝廷的措施,“嘉苗”“莠”分别指良种的庄稼和杂草。这里比喻朝廷的措施好坏不一,良莠不齐。

“履舄以尊戴,冠簪斯践蹂。助天系宠绥,宜民惟在宥。”这几句是说自己虽然得到了恩宠,但是也感觉到有些过当了。“履舄以尊戴”是说为了得到恩宠就穿上高高的鞋子和帽子。“冠簪斯践蹂”是说戴着高高的帽子插着簪子走路。“宜民惟在宥”的意思是:应该让百姓得到宽宥。这四句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应该让百姓得到宽宥而不是严刑峻法。

“人如公用心,劝不由赏购”两句说:“他人如果能像你这样用心去做事的话,那么劝导并不是为了赏赐。”这四句表明了自己对于用人的态度。“有冽甘井泉,清深玉其甃”是说有一股清凉甜美的井水,清澈见底,坚固的井壁就像玉石雕琢一样。这是比喻曹公对自己的信任和器重。“未观繘长绠,大施如川溜”是说不曾看见绳子很长。“区区一方部,不几幕其收”意思是说地方不大,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于嗟郁舆望,无路达旒黈”是说可惜呀!只能叹息,没有道路可通到远方的道路。这几句是说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作诗道尊光,庶几传不朽”是说写一首诗来颂扬您的高尚品德,希望能流传千古。这一句是对自己酬答诗的题旨的总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