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事宁违俗,端居悟及身。
颖泓供媵御,方册替亲宾。
室闇月阑入,庭空花自陈。
所安惟适耳,谁复辨秋春。
这首诗的翻译是:
在书房中一个人独自坐着,我避开事情,宁愿违逆世俗,端正地坐在家中,我领悟到人自身的价值。我的书斋里供应着美酒和佳肴,而我的家宴却是以方木盒子代替了亲宾。我的房间阴暗,月亮进入室内,庭院中没有花朵来装点,只有花儿自己在那里绽放。我所追求的只是舒适而已,谁还会去分辨季节的变迁呢?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诗人独坐书房,与世隔绝,专心致志地研读诗书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望。
避事宁违俗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选择远离世俗事务,以避免违背社会习俗的想法。”避事”可能意味着隐居或避免政治纷争;”宁违俗”则表示宁愿违背常规。
端居悟及身 - 此句反映了诗人在家中静心思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端居”指的是安静地居住在家中;”悟及身”则意味着对自身有深刻的认识。
颖泓供媵御,方册替亲宾 - 这里使用了”颖泓”和”方册”两个关键词。”颖泓”可能是指清澈的水或比喻智慧;”供媵御”可能是指提供侍奉;”方册”则指古代的书卷。诗人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他的藏书丰富,足以替代亲朋。
室闇月阑入,庭空花自陈 - “室闇”和”庭空”描述了诗人房间和庭院的景象,可能是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室内。”阑入”意味着月色渗透到室内,”自陈”则暗示着庭院中的花朵在无人欣赏时自行开放。
所安惟适耳,谁复辨秋春 - 最后一句强调了诗人追求的舒适生活,他认为生活中的快乐就是最好的。这句话也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即不必在意季节的更迭,只需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