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河见水老如新,此见云何别妄真。
心本佛心须作佛,境皆尘境莫随尘。
空中花果浮生眼,梦里悲欢现在身。
万事卢胡吃茶去,不知谁主更谁宾。
注释
- 洹河:指洹水。
- 见水老如新:看到水流依然像新的一样,意味着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事物始终如初。
- 云何别妄真:如何分辨什么是虚幻的,什么是真实的?
- 心本佛心:内心保持佛性的心态,即佛性。
- 境皆尘境:所有的境界都是尘世的,强调世俗生活的纷扰和浮躁。
- 空花果浮生眼:比喻世间万物都是短暂而虚幻的。
- 梦里悲欢现在身:梦中的情感体验与现实中的感受是相互关联的。
- 卢胡吃茶去:卢胡(一种古代乐器)被喝茶的声音所吸引,比喻生活中的种种诱惑。
- 主宾:主人和客人,这里可能是指生活的主人和客人,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译文
静坐时偶有所感,如同洹河水流般自然、清新;面对这世界,如何分辨真假,心中保持佛性才是真正的本质。
心本来就是佛性,所以应追求成为真正的人。
所有的境界都不过是尘世中的现象,不应跟随尘世的纷扰。
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的,就像空中的花果漂浮在眼前,都是转瞬即逝的。
在梦境中经历悲伤与欢乐,它们如今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的一切都如同卢胡被茶声吸引一般,不断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人分心。
但不知是谁主导谁为客,人生总是如此,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默坐偶成”为开篇,描绘了一个人在静坐时的感悟。诗中通过对洹河水流的描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幻的敏锐洞察力。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真”与“妄”、“佛心”与“尘境”的关系,指出只有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才能超脱于世俗之外。这里的“心本佛心须作佛”、“境皆尘境莫随尘”,既是对佛教禅宗思想的引用,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空花果浮生眼”、“梦里悲欢现在身”等意象,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纷繁复杂。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性,也使得整首诗更富有哲思和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万事卢胡吃茶去”,“主宾”一词的使用,巧妙地点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人通过对卢胡被茶声吸引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人生各种诱惑和变化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豁达和超然。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