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峤移来东海东,梵王宫在最高峰。
试将法雨周沙界,千丈岩头挂玉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判断。

“圆峤”:山名。在今福建福州西北。“东海东”,即指海州。“梵王宫”,即佛祖居住的地方。“千丈岩头挂玉虹。”千丈,极言其高大。岩头挂玉虹,指山峰上云雾缭绕,好像挂起了一道彩虹。赏析:“圆峤移来东海东,梵王宫在最高峰。”“圆峤移来东海东”,是说这座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的高山从南海移到了东海之东,它就是著名的“佛祖道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梵王宫”,即佛祖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诗写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说明这座山的来历和地位。诗人先以夸张手法描绘出九华山的高大雄伟,然后引出主题。

“试将法雨周沙界,千丈岩头挂玉虹。”“试将法雨周沙界”,意思是说九华山的佛法普施于大江南北,滋润着万水千山。“千丈岩头挂玉虹”,“千丈”,这里形容九华山的高。“玉虹”,这里比喻山中瀑布或溪涧飞流直下时所发出的银白色光芒。这两句诗既写了九华山高耸入云、峰峦叠翠的自然风光,又写出了它佛法普施、惠及众生的历史传统。诗人用“挂玉虹”这一形象的描写,把九华山写得生动活泼,色彩明丽。

【答案】

译文:

九华山从海上移来,屹立在东海之东,佛祖居住的地方就在这座最高的山峰上。

我试着用佛法的甘霖润泽大地,让九华的美景传遍江河湖海,千丈高的山峰上挂着像玉一样晶莹的瀑布。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点出九华山的地理位置,次句写九华的来历与地位,第三句描写九华山的景色,第四句描写九华山的传说故事。全诗结构紧凑,层次清晰,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