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清淮夜不休,晓惊急雪遍郊丘。
坐令和气三边满,便觉胡尘万里收。
瑟瑟江头辉玉节,萧萧马上点貂裘。
归来风物浑相似,二月杨花绕御沟。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益。
译文:
北行雪中渡淮
在淮河以北的路上,夜晚的风卷起了清淮,一直吹到天亮。清晨被急降的大雪惊醒,只见田野上的雪覆盖了所有的丘岗。使得那里的和气弥漫三边,也使胡地烟尘消失万里。
瑟瑟江头辉玉节,萧萧马上点貂裘。
瑟瑟声中江头的明月照耀着玉饰的马节,萧萧风中马上的貂裘被点燃。
归来风物浑相似,二月杨花绕御沟。
回到故乡,一切都变得相似。二月的杨花在御河上飘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的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在淮河以北的大路上,夜深时风卷起清冷的淮水,一直吹到天明;清晨,大雪纷纷,从田野上、山上,一直飞落到人们的头上、身上。那凛冽的寒风似乎要把大地冻裂,但正是这漫天飞舞的大雪,使得那里的和气弥散三边,也使远方的胡尘消散在万里之外。接着,诗人又用瑟瑟之声和萧萧之声,写出了风雪之夜江头的美景,月光下,玉饰的马节在闪烁,而那马上点着的貂裘也在燃烧。最后,诗人以“归来”收尾,虽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是一切都变得相似,二月的杨花还在御河上飘荡。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更通过这些景物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