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宦路足岖嵚,送子之官独放心。
廉介有馀无矫亢,谦恭已甚自崇深。
安舆何用资三釜,庆问时能抵万金。
公退读书三子侍,县斋松竹已成林。

【注释】

谁云宦路足岖嵚(qū qiān)——谁说官场艰险曲折。

送子之官独放心——送儿子去上任,只放心不下。

廉介(jiè)有馀无矫亢(kàng)——廉洁正直有余,却缺乏刚强。

谦恭已甚自崇深(zì)——谦恭过分了,反而显得自己高傲。

安舆(yú)何用资三釜(fǔ)——安闲的车乘又何必要装载三口鼎锅呢?

庆问时能抵万金——祝贺他日后能赚回万两黄金。

公退读书三子侍(sì)——退朝之后,三个孩子侍候在书房里。

县斋松竹已成林——县衙的庭院里,松树竹子郁郁葱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从子渊赴浦江宰任而写的一首送行诗。全诗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殷切期望。

首联“谁云宦路足岖嵚,送子之官独放心。”意思是说:谁说仕途坎坷不平,送我的儿子到任后你不用挂心。这一句中,“谁云”即“谁说”,表示反问;“宦路”指仕途,即官场,这里指仕途上的种种艰难困苦,也可以说是世道人情;“足岖嵚”形容崎岖不平,比喻仕途的坎坷。作者把仕途比作崎岖不平的道路,以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感慨。“送子之官独放心”的意思是送别儿子去当官,自己心里一点也不担心,表现出诗人对自己仕途顺利的自信心。

颔联“廉介有馀无矫亢,谦恭已甚自崇深。”的意思是:廉洁正直有余,缺乏刚强。过于谦恭了,反而显得自己高傲。这是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评价。廉介,清廉正直。矫亢,刚直不阿。谦恭,谦虚谨慎。崇深,高深莫测。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的认识与评价,也反映出诗人对人处世的态度,既清正廉洁,又谦虚谨慎。

颈联“安舆何用资三釜,庆问时能抵万金。”的意思是:安闲的车乘又何必要装载三口鼎锅呢?祝愿他日后能赚回万两黄金。这里,安舆,指代官员乘坐的车。三釜,古时一釜容量相当于现在的10升,三个釜就是30升,也就是120斤,所以三釜相当于600斤,约合150公斤左右。这句诗意在说明诗人对从儿子即将开始的仕途生活充满希望,希望他能有所作为,取得成就。

尾联“公退读书三子侍,县斋松竹已成林。”的意思是:退朝后回家读书时,家里有三个孩子在侍候着;县衙的庭院里,松树竹子郁郁葱葱。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他对家乡环境的热爱。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内涵丰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期望,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与人生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