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绕衡门接旅津,鲤鱼风歇水粼粼。
湘醨三盏浇吟思,潇碧千竿对老身。
题笔未能行客醉,典琴不用主人贫。
隔江谁掉高名丽,满载鸬鹚捉锦鳞。

【注释】

  1. 江绕衡门接旅津:《水经注》载:“湘水又径衡阳县南,谓之旅津,盖即此矣。”衡门,即衡门之滨。旅津,即旅泊之所。2. 鲤鱼风歇水粼粼:据《诗·小雅·斯干》“鱼丽君子”句意,指鲤鱼游动的样子。粼粼,形容波光闪动貌。3. 湘醨三盏浇吟思:湘醨酒,相传为屈原所造,又名醴泉酒,以美酒和香花酿制而成的名品,故又称香醪酒。4. 潇碧千竿对老身:潇碧,指潇湘碧绿的竹林。千竿,极言其多。5. 题笔未能行客醉:指题诗留念,但因客人醉酒不能成行。《晋书·陶潜传》:“(渊明)尝著《归去来》辞以自娱,一郡为之废务。”6. 典琴不用主人贫:典,借也。主人贫,指陶渊明自己贫穷。典琴,谓把琴典给别人。7. 隔江谁掉高名丽:掉,动词,落、抛之意。高名丽,指高名声。8. 满载鸬鹚捉锦鳞:鸬鹚,水禽,善潜水捕鱼。锦鳞,指珍贵的鱼。9. 鸬鹚,一种能潜水捕鱼的水鸟,羽毛呈深蓝色或黑色,嘴长而尖,善于捕食鱼类等动物。锦鳞,指珍贵的鱼。
    【赏析】
    《小舣袁家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诗人在旅途中停船于袁家窑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首联“江绕衡门接旅津,鲤鱼风歇水粼粼”两句是写停舟之处。衡门与旅津,是地名,位于湖南衡山县西南。这里江流环绕,与旅津相连,景色秀丽,环境幽静优美。
    颔联“湘醨三盏浇吟思,潇碧千竿对老身”两句则是写船上的景致。湘醨酒,相传为屈原所造,又名醴泉酒,以美酒和香花酿制而成的名品,故又称香醪酒。湘醨酒三杯下肚后,诗人不禁想起自己的身世遭遇,感叹岁月流逝,人生苦短。潇碧千竿对老身,则是指潇湘绿竹万竿,映衬着诗人苍老的身体。
    颈联“题笔未能行客醉,典琴不用主人贫”两句则是诗人在船上所作的题诗留念,但因为客人醉酒不能成行。典琴不用主人贫,则是指诗人将自己典当的琴送给了别人。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穷困潦倒的处境感到无奈和辛酸。
    尾联“隔江谁掉高名丽,满载鸬鹚捉锦鳞”两句则是写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鸬鹚是一种能潜水捕鱼的水鸟,羽毛呈深蓝色或黑色,嘴长而尖,善于捕食鱼类等动物。锦鳞,则是指珍贵的鱼。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乘坐的船只在江面上行驶,远处传来了鸬鹚叫声,仿佛是在向诗人打招呼。船上装满了鸬鹚,它们欢快地在水中跳跃着,捕捉到一条条金色的鱼。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诗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