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谁能问水滨,停桡仍是薄西曛。
樵渔空自存袁姓,凫雁何应识柳文。
钓艇分灯归客艇,岭云拖雨接溪云。
楩楠兰芷今何在,空使行人误旧闻。
《袁家渴泊舟》是宋代诗人乐雷发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1句:“往事谁能问水滨,停桡仍是薄西曛。”
译文:往昔之事谁能向水边询问?停船之处仍旧弥漫着夕阳的余晖。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往事的追忆和无奈。“往事”指的是诗人曾经经历过的事情,而“水滨”则暗示了这些往事已经无法追寻。“停桡”是指船只在岸边停留,而“薄西曛”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寂寥的气氛。这里的“仍是”强调了诗人对于往事的执着和留恋。
- 第2句:“樵渔空自存袁姓,凫雁何应识柳文。”
译文:樵夫和渔人空自保存着袁氏的姓氏,野鸭和雁鸟又怎么会认识柳树的纹理呢。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冷漠态度。“空自”意味着徒劳无益,“何应”则是对于无知者的讽刺,“识”在这里有识别、了解的意思。整句话通过樵夫、渔人和野禽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对历史变迁的无知和麻木。
- 第3句:“钓艇分灯归客艇,岭云拖雨接溪云。”
译文:渔船上分出灯光,照亮了回家的客人的小艇;山间的云雾拖带着雨水,连接着溪流中的云彩。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钓艇”指的是渔民的小船,“分灯”则是指船上灯火通明的情景。“归客艇”指回家的客人乘坐的小船,“岭云拖雨接溪云”则是对周围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山间云雾缭绕,与溪流上的云相接。这里的“拖”和“接”两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然景物之间的联系。
- 第4句:“楩楠兰芷今何在,空使行人误旧闻。”
译文:如今那楩楠木、兰草、芷草在哪里?白白地使那些行人因旧闻而受误。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消失的感慨和惋惜。“楩楠”指的是珍贵的木材,“兰芷”则是两种美丽的香草,“今何在”则反问其下落。“误旧闻”意味着由于这些美景的消失,人们可能会因为过去的听闻而对事实产生误解。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隐含了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现实和自然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和保护的思考。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