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桐君山,霁色天地开。
秋水净远瞩,秋山入奇怀。
兹游有夙约,所愿喜不乖。
岩岩彼高阁,上有浮云栖。
其下插奫沦,百尺不见泥。
同来二三友,斗酒相戏谐。
笑语飞鸟上,醉眼风烟迷。
醒时日已堕,明月照我回。

【赏析】

本篇是和陶渊明饮酒诗,作者与友人在山中饮宴作乐。

“和陶渊明饮酒诗”,《古诗纪》引沈德潜语:“此与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即从“心远”生出。此诗开头两句“我游桐君山,霁色天地开”,正是写“心远”之景。

“秋水净远瞩,秋山入奇怀”。“秋水”“秋山”,点出季节,也点出诗人所游之地;“净”、“入”,写出了诗人眼中景物的情态。

“兹游有夙约,所愿喜不乖。岩岩彼高阁,上有浮云栖。”“兹游”,指此次游山。“岩岩”,指高峻。“彼高阁”,指山上的高楼。“上有浮云栖”,化用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的“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而以“浮云”代“日”,“栖”字又暗合陶诗“悠然见南山”之意。这一句是说诗人登临高处,观赏美景,心情舒畅,与朋友欢聚畅饮。“其下插奫沦,百尺不见泥。”插奫沦,形容山势高峻。这句是说诗人站在高高的楼上,俯瞰下去,只见山下一片平坦,没有泥土。“插奫沦”,化用王维《汉江临泛》中的“高峰入云寒不极,碧岭衔日晓弥望”。

“同来二三友,斗酒相戏谐。”“斗酒”,指饮酒。“戏谐”,指嬉笑打闹。这句是说和诗人一同来的几位朋友,一边喝酒一边嬉戏打闹。

“笑语飞鸟上,醉眼风烟迷”。这是对上句的具体描写。“笑语”,指欢笑声。“风烟迷”,化用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的“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表靈栖川霞,始信安期术”;“风烟迷”,指风烟弥漫。“醉眼”,化用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的“风烟俱飘荡”。两句的意思是说:笑声传到了鸟儿身上,使它们飞得更高;醉酒后的迷蒙的双眼,让风吹散了雾气。

“醒时日已堕,明月照我回。”这两句是全诗的结尾,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醒时”,是说诗人醒来的时候。“月已堕”,指月亮已落到天边。这两句是说:当诗人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明月照我回”,化用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句,意谓诗人在月光的照耀下返回了家乡。

全诗紧扣题目《和陶渊明饮酒诗》,通过写诗人游山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与好友一起畅饮、嬉戏的乐趣,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开阔深远,富有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