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诣超师院,听雨眠疏棂。
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
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
重来未三年,杯度已西溟。
巾屦空挂壁,芳草绿满庭。
嘉树亦剪伐,霜干无留青。
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
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
旦暮不足计,惜尔犹典刑。
感慨谁与共,晴檐语风铃。

【注】

壬午: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超师:指苏轼的好友黄庭坚。化去:去世。庭字:苏轼为黄庭坚所作的墓志铭名。

【赏析】

这是苏轼为黄庭坚所作的《黄子思墓志铭》所写的后记,追忆了与黄庭坚在苏轼任国子监直讲期间的交往,表达了对亡友的哀悼之情,并寄寓着对友情、友谊的感慨。全文语言简练而含蓄,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抒情小品文。

首联:昔诣超师院,听雨眠疏棂。

上句交代自己与黄庭坚相识的过程,下句点明二人相知相交的背景和环境。“昔”即过去,“诣”,拜访。“诣”,拜访的意思。“超师院”,指黄庭坚所居的书院;“听雨眠疏棂”,写两人在一起时的情景。

颔联: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

上句写二人在一起时的情景,下句用典说明二人交往的意义。“微吟”,轻轻吟诵。“得深警”,得到深刻教诲。“小瀹”,煮水。“开孤醒”,开启人的觉醒意识。“浮浮”,飘荡浮动的样子。“织乌”,织女星。“飞不停”,不停运行的样子。这里借喻世事的变迁。这两句写与黄庭坚在一起时,相互切磋,互相启发,得到了深刻的教诲和觉醒意识。

颈联:四极何浮浮,织鸟飞不停。

这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四极,四方。浮浮,漂浮不定的样子。“织鸟”,织女星的别称,这里指思念之人。“飞不停”,比喻思念之人如织女星般永无停歇地思念着他,表达对亡友的思念之情。这两句通过描写天上的星星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

尾联:重来未三年,杯度已西溟。

这两句写诗人对亡友的悼念之情。“重来”,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未三年”,还不到三年。“杯度”,酒杯,这里代指岁月。“西溟”,西边的天空。这两句写诗人因怀念亡友而再次来到这里,但时间已经过了三年,时光荏苒,逝者如斯夫!

五、六联:巾屦空挂壁,芳草绿满庭。

这两句写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致,想到亡故的朋友。“巾屦”,头巾和鞋子。“空挂”,空空悬挂在那里。这两句写诗人看到自己的衣服和头巾还挂在墙上,而眼前的庭院却长满了芳草。这里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亡故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七联:嘉树亦剪伐,霜干无留青。

这两句写诗人感叹生命的无常,表达诗人对亡故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嘉树”,好树木。“剪伐”,砍伐。“霜干”,霜打过的树枝。“无留青”,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这两句写诗人看到院子里的好树木已经被砍伐,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而这一切都与亡故的朋友无关了。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对亡故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八联: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

这两句写诗人感慨人生短暂,表达诗人对亡故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人生意”,人的常情。“秋冥”,秋天的夜晚。这两句写诗人感叹人生短暂,而这一切都与亡故的朋友有关。这两句通过对人生的感慨来表达诗人对亡故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九联: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

上句写诗人与黄庭坚相遇,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情景。“适来”,恰好在这个时候。“流辉”,光彩夺目的样子,指与黄庭坚的相见。“倏去”,突然离去的样子。“韬灵”,隐藏起来的样子,指与黄庭坚的别离。这两句写诗人与黄庭坚相遇时,光彩夺目,如星辰璀璨;离别时,又如星辰隐匿,难以再见。这两句通过描述两人相处时的情景和离别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亡故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十联:旦暮不足计,惜尔犹典刑。

上句写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下句写诗人对亡故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旦暮”,早晨和晚上。“不足计”,无法计量。“惜尔”,珍惜你。“犹典刑”,“典”指法度,“刑”指刑法。“犹”,仍然如此,指仍遵守法律。这两句写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而这一切与亡故的朋友都有关,所以应该珍惜这些时光,遵守法律,不辜负亡故朋友的期望。这两句通过对时间的感慨来表达诗人对亡故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与黄庭坚交往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亡故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全诗语言简练而含蓄,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抒情小品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