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丛祠兮江之湄,懔予心兮肃祗。表卓行兮尚之祀,垂妙辞兮淳之碑。
嗟窈窕兮践天性,一念烈兮万古镜。山眉兮苍苍,江练兮茫茫。
江之水兮可谒,娥之灵兮不可歇。
【注释】
①“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县南。②“湄”:水边。③“懔予心兮肃祗(zhǐ)”:形容恭敬谨慎的样子。④“尚之祀”:对贤人、圣人的祭祀。⑤“淳之碑”:指刻有文字的石碑,用以记功德。⑥“窈窕”:幽静深远的样子。⑦“苍苍”:青翠茂盛的样子。⑧“江练”:细长如练的江水。⑨“谒”:通“谒”,访问,求见。⑩“歇”:停止。
【赏析】
《会稽颂》是一首颂扬贤人的诗。诗人以会稽为背景,歌颂了会稽山和会稽江的美丽,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贤人高尚品格的敬佩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敬仰之情。
首句“悄丛祠兮江之湄”,描述了会稽祠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周围环境。“湄”是水边的意,点明会稽祠位于江边,周围环境优美。第二句“懔予心兮肃祗”,表现了诗人内心对贤人崇高地位的敬畏之情。“懔”意为严肃,庄重,形容诗人面对贤人时的心情。
第三、四句“表卓行兮尚之祀,垂妙辞兮淳之碑”,赞美了贤人的道德行为和文才。“表卓行”指的是贤人品德高尚,受人敬仰;“尚之祀”则是指贤人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祭祀;“垂妙辞”指的是贤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文字;“淳之碑”则是说这些文字被刻在了石碑上以示纪念。
第五、六句“嗟窈窕兮践天性,一念烈兮万古镜”,进一步描绘了贤人的行为和品质。“窈窕”指的是高远、深奥的样子,形容贤人的品德高洁;“践天性”指的是贤人遵循自然法则行事;“烈”在这里表示英勇、果断,表现了贤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果敢;“万古镜”则是指这些品质如同一面镜子一样永远照耀着后人。
最后两句“山眉兮苍苍,江练兮茫茫”,通过对山和江的描述来衬托贤人的高尚形象。“山眉”指的是山的轮廓像眉毛一样清晰可见;“江练”则是形容江水清澈如练布一般;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山水的美好景色,又表现了贤人的品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贤人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贤人的道德品质和高超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贤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