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一万八千丈,玉立人间第一流。
士要著书归亦乐,道堪传世外何求。
能令不作三公耳,且共相看一笑休。
渺渺层云双目短,几时归雁落沧洲。
在《送实堂吴帅归天台二首》中,诗人萧立之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吴帅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天台一万八千丈:描述了天台山的壮丽高度,一万八千丈,用“玉立人间第一流”来形容其在人间的卓越地位,如同玉石一般屹立不倒,无与伦比。
士要著书归亦乐:意味着读书人追求学问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无论是否最终成就显赫,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和追求。
道堪传世外何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认为真正的学问或道德能够超越世间的一切,无需外界的认可或追求。
能令不作三公耳:意在说,如果能保持谦逊的品质,不做官位上的高官,就已经是一种成功和满足。
且共相看一笑休:暗示了与吴帅一同欣赏美景,暂时放下世事的忙碌,享受当下的快乐。
渺渺层云双目短:形容天台山周围云雾缭绕,视线受限,仿佛眼睛被遮挡,无法看到更远的风景。
几时归雁落沧洲:借用归雁比喻友人吴帅的归来,表达了对友人回归的期待和祝福。
赏析:诗人以天台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美好祝愿。诗句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诗人通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萧立之在《送实堂吴帅归天台二首》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