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衰翁且翠颠,伤心难问屈原天。
当时一聚如金谷,此日数间惟玉川。
劝谏只今犹乐土,耕犁何地不炊烟。
欲亲偃室无公事,一段阻心似壅泉。
【注释】
1.白发衰翁且翠颠:鬓发已白的年老之人。且:尚且,犹言。翠颠:指翠微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
2.伤心难问屈原天:伤心地难以向屈原诉说衷肠。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与令尹子兰同朝,因遭谗被楚怀王疏远,投汨罗江而死,后其弟子渔夫投入粽子以祭之。
3.金谷:晋人石崇在洛阳西北金谷涧建金谷园,招引四方豪贵。
4.玉川:即玉泉,在洛阳西南,为东汉桓帝时宦官单超所辟。
5.乐士:指清静安乐的环境。
6.炊烟:农家炊火的烟雾。
7.偃室:指隐居之所。
8.壅泉:堵塞泉水而使其不得流出。比喻阻塞了思想,使人感到沉闷。
【赏析】
此诗作于元祐年间(1086-1093),诗人晚年居颍昌(治所在今河南许昌)时作。
首联写自己的年高,又感叹自己没有机会像屈原一样忠心报国了。颔联是说当年在洛阳的金谷园中与朋友聚会饮酒,如今却只能在玉泉隐居生活了。颈联写自己虽然隐居但仍然关心天下百姓的生活,他们耕田劳作的时候也总有炊烟升起。尾联说自己想要远离尘世的喧嚣,但又因为公务缠身而不能脱身。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