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西去木为轮,异草名花易地春。
未必乾坤关气数,世间何事不由人。
【赏析】
《移春槛》,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东来西去”的轮木,以比喻世事的变化和人事的不齐,并借“异草名花”的易地开花,抒发了人生多艰、世事无常的人生感慨。
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四句一韵,押入声十三职韵。首句起韵,第二句转韵,末两句仍用前韵。此诗格律工整,音调和谐。
“开元天宝杂咏移春槛”,首句写景,起兴。开元(唐玄宗年号)天宝(唐玄宗年号),指唐代的盛期。“移春槛”,移栽春天的花木,使其长到槛边。这一句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杂咏”二字,又为下面的议论做了铺垫,引出下面议论的话题。
“东来西去木为轮”,这是第一联。“东来西去”,喻世事变化,时序更替。“木为轮”,喻人事如轮,周而复始,无有终时。这句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将世事变化喻作车轮运转一样,暗寓着人世的无常和人生的艰难。
“异草名花易地春”,这一联承上启下。这里,诗人把目光转向了自然界。“异草名花”,喻世间万物,包括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或事。“易地春”,喻世事多变,难以预料。诗人在此处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异”、“名”、“花”、“地”等词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
“未必乾坤关气数,世间何事不由人”,这两句诗是对前两句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指出,虽然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中,但并非都是由命运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人自己的努力。这里的“乾坤”,泛指天地;“关气数”,指命中注定。诗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受天地造化、气数所制约,但人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切。因此,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人的作用和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世事变化的描绘和对人事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多艰、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思考。诗人以“东来西去木为轮”喻世事变化,以“异草名花易地春”喻人事多变,以“未必乾坤关气数”论人事不由命运所定。诗人认为,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而不是被命运所左右。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正是诗人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