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为令尹,政事岂寻常。
炎月不避暑,清风心自凉。
水流衡岳色,酒带芷兰香。
远想濯缨暇,思予有咏章。
送赵泽民赴酃县
诗句:
高人为令尹,政事岂寻常。
炎月不避暑,清风心自凉。
水流衡岳色,酒带芷兰香。
远想濯缨暇,思予有咏章。
注释:
高人: 指高尚的人,这里的“高人”指的是赵泽民。
令尹: 古代楚国的最高官职,相当于宰相。
政事: 指政务、公务。
炎月: 指炎热的夏天。
清风: 指凉爽的风。
衡岳: 衡山与岳山的总称,位于湖南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濯缨: 指洗涤帽子上的缨络以保持清白。
思予: 即“思吾”,意为思念我。
咏章: 即“歌咏”,指写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之际对赵泽民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
- 第一句:“高人为令尹,政事岂寻常。”
- “高人”:这里用来形容赵泽民的才华和品德,是一个具有高超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
- “令尹”:古代楚国的官职,相当于宰相。这里的“令尹”是对赵泽民的高度赞扬。
- “政事”:指政务、公务。这里的“政事”表明赵泽民在公务方面的能力非凡,不会平凡无奇。
- 第二句:“炎月不避暑,清风心自凉。”
- “炎月”:炎热的夏天。
- “不避暑”:表示在炎热的夏天也不寻找避暑的地方,表现出不畏困难的精神。
- “清风”:凉爽的风。
- “心自凉”:表示内心因为有了“清风”而感到平静和舒适。这里的“心自凉”比喻赵泽民在面临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不被外界所动摇。
- 第三句:“水流衡岳色,酒带芷兰香。”
- “水流衡岳色”:形容水流经过衡山时,被衡山的景色所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这里的“水流衡岳色”比喻赵泽民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和魅力。
- “酒带芷兰香”:形容酒带有芷草和兰花的香味。这里的“酒带芷兰香”比喻赵泽民在处理政务时,能够展现出高雅的品质和修养。
- 第四句:“远想濯缨暇,思予有咏章。”
- “远想”:远观、想象。
- “濯缨暇”:洗涤帽子上的缨络,表示清白。这里的“濯缨暇”比喻赵泽民在处理政务时,能够保持清正廉洁,不受外界诱惑。
- “思予”:这里是指作者(或诗人)在怀念自己。
- “有咏章”:即“有诗歌”,表达作者对赵泽民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里的“有咏章”也暗示着作者愿意与赵泽民共同创作诗歌,表达他们的友谊和相互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赵泽民的赞美和祝愿,展现了他对政务的处理能力和高雅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