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起周公梦,三竿日倍高。
被毡吟不用,州县职徒劳。
脂辖驱邮置,金车困贼曹。
几如陈处士,龙卧楚江皋。
【注释】
二十三日: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的中气。
送客:指送别来客。寒溪,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
还视邑事:回乡视察政务。食时:中午。过节:过了节(冬至)。推周文犹高卧:以周文王自况。高卧,隐居不仕。
周文王曾梦见太公,醒来后仍然安睡未起。愒然(qie 106):叹息的样子。嗟羡:赞叹羡慕。以诗戏之:拿这首诗来戏弄他。
惊起:惊醒。周公梦:比喻梦中的奇遇或奇异的变化。
三竿日倍高:形容太阳已升高到三竿(古时用竹枝测日影,竿长一丈为一日,三丈为一竿,所以三竿就是一天)。倍,增加一倍。
被毡吟不用:披着毛毡在屋中吟咏诗文。被,通“披”。毡,一种粗毛制成的垫子。吟,吟诵。
州职:地方行政长官的职务。徒劳:白白地做无用功。脂辖(lu 27)驱邮:赶着马车传递文书。驿车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用的交通工具,称为“驿”,故称“脂辖驱邮”。置,放置。
金车:古代天子的车,以金饰轮。困贼曹:困顿于盗贼之中。贼曹,这里泛指盗贼。
几如陈处士,龙卧楚江皋:简直像陈处士那样,在楚江边隐居。陈处士,指东汉末年隐士陈蕃,字仲举,号南州子。他曾经说:“龙伯高敦厚长者,吾不如也;临政平恕,吾不如也;建持节操,吾不如也。”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有才,但不如龙伯高。龙伯高是汉末名士,隐居不仕,常卧伏于江边。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罢官归隐后写给他的朋友张继的。全诗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归隐后的闲适心情,以及对友人的羡慕之情。
首句“二十三日送客寒溪还视邑事”,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了事件起因及背景。“寒溪”为地名,位于今日河南境内。“送客”即送别友人,“寒溪”暗示其友人可能因为避乱而来到此地。“还视邑事”表明诗人回到故乡,开始关心家乡的事情。“食时过节推周文犹高卧未起”,表达了诗人对周文王的敬仰之情。周文王曾被梦到过,醒来后依然安睡未起。“愒然嗟羡以诗戏之”,用诗歌来嘲笑周文王的安逸生活。这里的“嗟羡”和“戏之”,都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
颔联“惊起周公梦,三竿日倍高”进一步展开前两句的内容。周公梦指的是梦中的奇遇或奇异的变化,这里用来比喻友人的隐居生活。“三竿日倍高”描绘了太阳已升高到三竿,形容友人的隐居生活多么悠然自在。
颈联“被毡吟不用,州县职徒劳”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生活状态。诗人用“被毡吟不用”来形容自己在官场上的无用功,用“州县职徒劳”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脂辖驱邮置,金车困贼曹”则描绘了诗人在民间的辛勤工作,以及在盗贼中的困顿处境。
尾联“几如陈处士,龙卧楚江皋”则是对友人的赞美。诗人将友人比作陈处士,陈处士是一位隐士,生活在楚江边。诗人用“龙卧楚江皋”来形容陈处士的隐居生活,仿佛一条巨大的龙卧在江边草丛中,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陈处士的隐居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卷。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