忾我论交晚,何堪又索居。
朝阳鸣必凤,清水察无鱼。
百恼愁成斛,群疑鬼载车。
否臧亡可道,赢得腹诗书。
诗句释义与赏析
薛季宣《送郑景望赴国子丞诗二首》解析
- 诗句原文
忾我论交晚,何堪又索居。朝阳鸣必凤,清水察无鱼。百恼愁成斛,群疑鬼载车。否臧亡可道,赢得腹诗书。
- 译文注释
- 忾我论交晚:感慨与友人相识较晚。
- 何堪又索居:难以承受再次独居的生活。
- 朝阳鸣必凤:比喻有才能之人如同晨光中自鸣的凤凰。
- 清水察无鱼:意指在纯净的环境中无法发现有价值的人才,如同清水中看不到鱼。
- 百恼愁成斛:形容忧愁之多如同装满一斛的石头一样沉重。
- 群疑鬼载车:指众人疑虑重重,如同鬼神般令人畏惧。
- 否臧亡可道,赢得腹诗书:即使遭遇困境或不被理解,也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学识。
- 赏析
薛季宣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其中“朝阳鸣必凤”和“清水察无鱼”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来隐喻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人才的价值,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表示担忧和同情。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赞美和对困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不放弃追求知识和修养的人生态度。
- 作品背景
薛季宣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此诗的创作背景也可能与他个人的经历或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窥见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
- 写作风格分析
薛季宣的诗歌风格以深沉含蓄著称,他善于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远的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得诗歌不仅具有艺术美,还富含哲理。这种风格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诗歌技巧的熟练掌握以及对生活观察的敏锐度。
- 影响与评价
薛季宣的《送郑景望赴国子丞诗二首》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后世学者广泛研究和引用。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思想启迪。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深入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