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半退。斜掩小屏珠翠。柳眼才醒桃欲醉。日高帘影碎。
暗解鸳鸯罗带。独立晚风谁会。心事悠悠人好在。画桥流水外。
谒金门
寒半退。斜掩小屏珠翠。柳眼才醒桃欲醉。日高帘影碎。
暗解鸳鸯罗带。独立晚风谁会。心事悠悠人好在。画桥流水外。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凤衔杯”、“锁离愁”、“玉漏迟”等。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五句三平韵或四仄韵。
寒半:指初春时节,气候渐暖但尚未完全回暖。
斜掩:轻轻遮住,形容女子娇羞的样子。
柳眼:指柳树发芽的嫩芽。
桃欲醉:桃花盛开得非常旺盛,仿佛快要喝醉了一般。
日高:太阳升高,阳光明媚。
帘影碎:指窗帘被风吹动的样子,好像碎裂了一样。
暗解:暗中解开,形容女子偷偷解下罗带的动作。
独立:独自站立。
晚风:傍晚时分的微风。
谁会:谁会理解我的心情?
心事悠悠:心中充满了忧郁和思念之情。
人好:人很好,意味着对方对自己的感情很好,能够体谅自己的心意。
画桥:美丽的桥梁。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上片开头两句“寒半退。斜掩小屏珠翠”,描述了春天来临,天气逐渐变暖,但还不算真正温暖起来。这里用“寒半”来形容春天的气息,既表达了时间的变迁,也暗示了这个季节的过渡阶段。接着,“柳眼才醒桃欲醉”,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发芽、桃树盛开,生机勃勃,仿佛刚刚苏醒。最后一句“日高帘影碎”,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阳光照在窗户上,使帘子的影子变得斑驳陆离,如同破碎的珍珠一样。整句诗以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
下片开始,“暗解鸳鸯罗带”,描绘了女子偷偷解开罗带的情景,暗示了她内心的隐秘和期待。接着,“独立晚风谁会”,表达了她独自站立在晚风中的寂寞和孤独。最后两句“心事悠悠人好在。画桥流水外”,则描绘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一方面,她对人的感情很好,能够体谅自己的心情;另一方面,她又无法忘记过去的事情,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画桥流水外”,则描绘了主人公所居住的地方,一个美丽的桥梁旁流淌着清澈的溪水,环境优美宁静,与她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人物内心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富有情感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