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金井卸梧桐。嘶马带疏钟。草面露痕浓。渐薄袖、清寒暗通。
天低绛阙,云浮碧海,残月尚朦胧。吹面桂花风。峭不似、红尘道中。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令。全词通过描写作者在金井边闻钟、闻桂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厌倦,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梦回金井卸梧桐。”意思是说,梦回时我卸下了官帽,离开了金碧辉煌的宫殿,来到了梧桐树下。“嘶马带疏钟”意思是说:我在离开皇宫后,一路骑马,听到的是阵阵马蹄声和稀疏的钟声。“草面露痕浓”意思是说:我来到郊外,看到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面上还残留着早晨的露水痕迹。“渐薄袖、清寒暗通”意思是说:渐渐觉得袖子变薄了,清冷的寒风开始袭来。“天低绛阙”,意思是说:远远望见天边的宫阙,仿佛都在自己头顶上。“云浮碧海”意思是说:天空中的云彩飘浮在碧蓝的天空中。“残月尚朦胧”,意思是说:月亮虽然已经落下,但还朦朦胧胧地挂在天空中。“吹面桂花风”意思是说:一阵桂花香的风迎面吹来。“峭不似红尘道中”意思是说:这股带着桂花香的风,与尘世中的路风相比,显得清新而凉爽。

此词写于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8),当时北宋已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词人以淡雅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秋色图,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仕途生活的厌倦。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秋色图。首句“梦回金井卸梧桐”即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金井,是指皇宫里的井。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代皇帝用的金井,有直径八尺以上的,井口用金包裹。井旁有辘轳、辘轳箱、桶、井圈等设施。井栏用木条编成,涂漆饰金,十分华丽。梧桐,是一种落叶乔木,夏季开黄色花朵,秋季结橙红色果实,叶子呈掌状分裂。这里泛指井边的树。“嘶马带疏钟”,写词人骑在马上,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那声音是稀疏的。“草面露痕浓”,写词人来到郊外,看到的是绿油油的草地,上面还残留着早晨的露水痕迹。“渐薄袖、清寒暗通”,写词人感觉衣袖越来越薄,凉意袭身。“天低绛阙”,写远处的宫阙在词人头顶上。“云浮碧海”,写天上的云彩飘飘然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中。“残月尚朦胧”,写夜深了,月亮也慢慢落下。“吹面桂花风”,写一阵桂花香的风迎面吹来。“峭不似红尘道中”,写这股带着桂花香的风,与尘世中的路风相比,显得清新而凉爽。

下片抒发词人厌弃官场、追求自然的情愫。起句“天低绛阙”,是说远处的宫阙在词人头顶上。“云浮碧海”,写天上的云彩飘飘然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中。“残月尚朦胧”,写夜深了,月亮也慢慢落下。“吹面桂花风”,写一阵桂花香的风迎面吹来。“峭不似红尘道中”,写这股带着桂花香的风,与尘世中的路风相比,显得清新而凉爽。“峭不似”,即形容桂花风与尘世道中之风迥然不同,它清爽而不污浊,令人心旷神怡。

这首词写于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8),当时北宋已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词人以淡雅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秋色图,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仕途生活的厌倦。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秋色图。首句“梦回金井卸梧桐”即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金井,是指皇宫里的井。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代皇帝用的金井,有直径八尺以上的,井口用金包裹。井栏用木条编成,涂漆饰金,十分华丽。梧桐,是一种落叶乔木,夏季开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令。全词通过对作者在金井边闻钟、闻桂的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烦情绪以及向往自然的心情。

“梦回金井卸梧桐。”这句的意思是说,梦回时我卸下了官帽,离开了金碧辉煌的宫殿,来到了梧桐树下。“嘶马带疏钟”的意思为:我在离开皇宫后,一路骑马,听到的是阵阵马蹄声和稀疏的钟声。“草面露痕浓”的意思是说:我来到郊外,看到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面上还残留着早晨的露水痕迹。“渐薄袖、清寒暗通”的意思是说:渐渐觉得袖子变薄了,清冷的寒风开始袭来。“天低绛阙”,意思是说远望见天边的宫阙,仿佛都在自己头顶上。“云浮碧海”意思是说:天空中的云彩飘浮在碧蓝的天空中。“残月尚朦胧”,意思为:月亮虽然已经落下,但还朦朦胧胧地挂在天空中。“吹面桂花风”的意思是说一阵桂花香的风迎面吹来。“峭不似红尘道中”的意思是说这股带着桂花香的风,与尘世中的路风相比,显得清新而凉爽。

这首词以淡淡的笔墨,勾勒出一幅秋色图。上片写秋日之景;下片则抒发了词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全词语言平易而优美,意境清新而深远,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