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收尘,轻寒弄日,柳丝掠道。桃边杏处,犹记玉骢曾到。对东风、回首旧游,香销艳歇无音耗。怅佳人、有约难来,绿遍满庭芳草。
愁抱。沉吟久,翠珥金钿,为何人好。回文细字,尘暗当年纤缟。倚阑干、斜阳又西,欢期易失春易老。待何时、再觅珍丛,共把清尊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诗作进行赏析,最后还应结合诗人的写作目的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分析。本题中,第一句“细雨收尘,轻寒弄日,柳丝掠道”,描写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初春图画:细雨过后,尘气渐消;春风送暖,轻寒袭人,杨柳随风摇曳,拂过行人。第二句写“桃边杏处”的景象,回忆当年与佳人一起游赏的美好时光。“桃边杏处”是词人游赏时所经过的地方,而“犹记玉骢曾到”说明他曾经多次来到这个地方。第三句是说,如今“玉骢曾到”的那个地方已不再是旧时的景色。第四句是说,佳人没有来,庭院里芳草已经绿遍。第五句是说,佳人不来,自己十分惆怅。第六、七两句写自己愁闷的心境:“愁抱”、“沉吟久”,“翠珥金钿,为何人好?”这两句是词人自问自答,抒发了他因佳人不至而产生的相思之苦。最后三句写自己期待再次见到佳人的心情。“倚阑干、斜阳又西”是说在落日的余晖下倚着栏杆凝望着远去的人;“欢期易失春易老”是说美好的欢乐容易消逝,春天也容易过去。结尾三句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佳人,一起把酒共饮。

【答案】

琐窗寒

细雨收尘,轻寒弄日,柳丝掠道。桃边杏处,犹记玉骢曾到。对东风、回首旧游,香销艳歇无音耗。怅佳人、有约难来,绿遍满庭芳草。

愁抱。沉吟久,翠珥金钿,为何人好?回文细字,尘暗当年纤缟。倚阑干、斜阳又西,欢期易失春易老。待何时、再觅珍丛,共把清尊倒。

【赏析】

这首小令以“琐窗寒”为题,借咏物抒怀。开头二句写初春景象:细雨停歇,轻寒袭来,杨柳随风飘荡。这里以景起兴,点明季节,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三、四两句由“柳丝掠道”联想到“玉骢曾到”。这是词人游赏时所经过的地方。而“犹记玉骢曾到”则表明词人不止一次地来到这里。然而,今日所见却是“柳边杏处”的景物,与往日相比变化很大。

五、六两句进一步写佳人的缺席,“佳人不来,庭院已绿”。佳人是词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侣,她不来,自然使人感到寂寞。

七、八两句写自己思念佳人的愁绪,“翠珥金钿,为何人好?”这是词人自我问答,也是对自己心情的真实写照。“翠珥金钿”,形容佳人服饰华丽,光彩照人;“为何人好”则是说佳人为什么不能常伴左右。

末三句写自己期待再次见到佳人的心情。“倚阑干、斜阳又西”是说在落日的余晖下,词人倚着栏杆凝望远方;“欢期易失春易老”是说美好的欢乐容易消逝,春天也容易过去。

结句“待何时、再觅珍丛”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佳人,一起把酒共饮。此词虽以伤离惜别为主旨,但全篇却写得委婉含蓄,不露痕迹。

此词以景起兴,以景结情。全词情景相生,融叙事、抒情为一体,构思巧妙,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