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闻十六渡,客子良间关。
一雨落涧谷,湍气怒潺潺。
我来属秋晚,霜叶初斓斑。
窈窕行竹舆,鸣禽相与闲。
复岭互交锁,浅濑随回湾。
路断一罅通,石磴危跻攀。
时见荷锄者,行歌语蛮蛮。
采山有薇蕨,结庐有茅菅。
安知避世人,不曾巢其间。
何时一枝筇,溯流到黄山。
桃源事荒怪,谁谓非人寰。

十六渡

颇闻十六渡,客子良间关。

一雨落涧谷,湍气怒潺潺。

我来属秋晚,霜叶初斓斑。

窈窕行竹舆,鸣禽相与闲。

复岭互交锁,浅濑随回湾。

路断一罅通,石磴危跻攀。

时见荷锄者,行歌语蛮蛮。

采山有薇蕨,结庐有茅菅。

安知避世人,不曾巢其间。

何时一枝筇,溯流到黄山。

桃源事荒怪,谁谓非人寰。

  • 注释与赏析:
  1. 颇闻十六渡,客子良间关。(颇闻)
  • “颇闻”:略知,听说。
  • “十六渡”:地名或自然地理名称。
  • “客子”:诗人自称,表示游历他乡、漂泊无定的旅人。
  • “良”:好,适宜。
  • “间关”:形容行旅艰难,步履艰难。
  1. 一雨落涧谷,湍气怒潺潺。(一雨)
  • “一雨”:一场春雨。
  • “落涧谷”:春雨落下后,溪水高涨,声音如同瀑布一般。
  • “湍气”:急流的水声。
  • “怒潺潺”:形容水流声如雷鸣般激烈。
  1. 我来属秋晚,霜叶初斓斑。(我来属)
  • “属”:恰逢,正是。
  • “秋晚”:秋天的傍晚时分,天气渐凉。
  • “霜叶”:秋天叶子上的露水变成霜后的样子。
  • “初斓斑”:形容树叶因霜而呈现出斑斓的色彩。
  1. 窈窕行竹舆,鸣禽相与闲。(窈窕行)
  • “窈窕”:形容道路曲折幽深。
  • “行”:行走。
  • “竹舆”:乘坐用竹子做的简易车辆。
  • “鸣禽”:各种鸟儿在树林中自由地歌唱。
  • “相与闲”:彼此相伴,悠闲自在。
  1. 复岭互交锁,浅濑随回湾。(复岭交)
  • “复岭”:多重的山峰。
  • “交锁”:山脉交错重叠的景象。
  • “浅濑”:小溪,流水不深。
  • “回湾”:水流形成的弯曲河道。
  1. 路断一罅通,石磴危跻攀。(路断)
  • “路断”:道路被阻断。
  • “一罅通”:仅有的一个缝隙能够通行。
  • “石磴”:台阶,石制的踏步。
  • “危跻攀”:攀爬非常危险,需要小心翼翼。
  1. 时见荷锄者,行歌语蛮蛮。(时见)
  • “荷锄者”:正在劳作的人。
  • “行歌语蛮蛮”:一边劳作一边唱歌,声音粗犷豪放。
  • “蛮蛮”:粗犷、豪放的语调。
  1. 采山有薇蕨,结庐有茅菅。(采山)
  • “采山”:在山上采集野生植物。
  • “薇蕨”:指常见的野菜和草本植物。
  • “茅菅”:指茅草搭的简易住所。
  1. 安知避世人,不曾巢其间。(安知)
  • “避世人”:避开尘世的喧嚣。
  • “巢其间”:栖息在这片环境中。
  • “巢”:栖息,居住。
  1. 何时一枝筇,溯流到黄山。(何时)
  • “一枝筇”:一根轻便的手杖或者登山杖。
  • “溯流到黄山”:沿着河流逆流而上到达黄山。
  •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的一座著名山脉。
  1. 桃源事荒怪,谁谓非人寰。(桃源)
  •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之地,通常与世隔绝,不受外界纷扰。
  • “荒怪”:荒凉奇异,形容这个地方远离尘嚣且环境恶劣。
  • “非人寰”:不是人间的世界,强调其与世俗的隔绝与独特性。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不同季节中的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外桃源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