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负高阳约,蹉跎此岁华。
论心看翠竹,感事对黄花。
寒日悽征雁,清霜急暮鸦。
临风一樽酒,回首意无涯。
【注释】
九月十日游象之葆光亭寄曼叔:指诗人在九月十日游览象之葆光亭,写诗寄给好友曼叔。葆光亭: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高阳约:高阳氏的盟约。高阳氏: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族。这里指与朋友结下的友谊。
几负高阳约,蹉跎此岁华:几次辜负了高阳氏的盟约,虚度年华。几负:几次违背。蹉跎:虚度,消磨时光。
论心看翠竹,感事对黄花:用翠竹比喻自己的心志,黄花比喻自己的遭遇。
寒日悽征雁,清霜急暮鸦:寒冷的天气中,归巢的大雁和急飞的乌鸦都显出凄凉的景象。凄:凄切。征雁:大雁,这里泛指秋天的使者。
临风一樽酒,回首意无涯:面对清风,举起一杯酒,回头望去思绪无边无际。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怀之作,是写于作者在九月十日游保俶塔附近的象之葆光亭时所作。诗人以翠竹、黄花自比,表现自己不慕荣利、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几负高阳约”,首句点出此次游览象之葆光亭,实为一次重游,因为前一年曾与朋友有约于此相聚,而今年因事未能践约,所以有“几负”之说。“蹉跎”二字,既指时间已过,又暗指自己辜负了当年与友的盟约,心中愧疚之情溢于言表。“此岁华”,则点出“蹉跎”的原因——虚度年华。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虚度时光的后悔;另一方面也透露了他内心对友人的歉疚之情。
接下来两句,“论心看翠竹,感事对黄花”,则直接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翠竹”在这里既是实指,又有象征意义:翠竹挺拔向上,不畏严寒,不屈不挠,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而黄花则代表着秋色,象征着凋零,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诗人通过对比翠竹和黄花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尽管自己身处高位、受人尊敬,但内心的志向却像翠竹一样坚定不移;然而现实却是“黄花”一般,面临着衰败的命运,不禁让人心生惆怅。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更折射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世事沧桑的深深叹息。
接下来四句,“寒日悽征雁,清霜急暮鸦”,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在这寒冷的日子里,天空中的大雁和乌鸦都在归巢,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离愁别绪。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更加生动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悽”字用来形容声音悲凉凄凉,“急”字则形容动作迅速迅捷,都形象地刻画了大雁和乌鸦归巢的情景,使人感受到它们离别时的哀怨和不舍。
最后两句“临风一樽酒,回首意无涯”,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面对清风,举起一杯酒,似乎在向远方的朋友倾诉自己的衷肠;而当转身望向远方时,却发现自己的心情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只有无尽的思绪在心头涌动。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也展现了他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深刻认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