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非陶令,方池似习家。
放船风动柳,著岸水涵花。
对影情无极,高歌兴转赊。
群鸟思共济,何必问仙槎。

诗句及译文

第一联:“浊酒非陶令,方池似习家。”

  • 注释:这里提到的“陶令”,指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在归隐田园时常饮浊酒;而“方池”则指一个方形的池塘。
  • 赏析:诗人在这里借古人之酒杯,浇今人心中事,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喜爱。通过提及陶渊明和其方池,诗人强调了自然之美与远离尘嚣的重要性。

第二联:“放船风动柳,著岸水涵花。”

  • 注释:“放船风动柳”,描述了在湖上乘船时微风拂动着垂柳的情景;“著岸水涵花”则是指船靠岸时水面映照出岸边花朵的景象。
  • 赏析: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传达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喜悦之情。

第三联:“对影情无极,高歌兴转赊。”

  • 注释:这里的“对影”可能是指面对湖水时的倒影,而“情无极”表示情感无限,“兴转赊”意味着兴致高昂,难以抑制。
  • 赏析:通过描绘与自然景物的互动,诗人表达了内心的自由与超脱。这种心境的转变象征着从日常生活的压力中解脱出来,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放松。

第四联:“群鸟思共济,何必问仙槎。”

  • 注释:“群鸟思共济”描绘了鸟儿们在湖面上飞翔,相互帮助的情景;“仙槎”通常指传说中的仙船,这里用来比喻寻求超凡脱俗之道。
  • 赏析:此联诗人表达了一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他认为,与其追求不切实际的仙境,不如顺应自然、享受当下的美好。这种哲学观点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乐观态度。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作者韩维

  • 生平: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与韩绛、韩缜等人为兄弟关系,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 艺术风格:韩维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他的诗歌在宋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总结赏析

《同子华仲连二兄游湖》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春日湖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整首诗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