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榛登大堤,下视何嶪岌。
野气忍雪润,河流带冰涩。
沙禽寂不飞,行子暮逾急。
不见洗耳人,悲风吹独立。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颍上所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披榛登大堤,下视何嶪岌。
野气忍雪润,河流带冰涩。
沙禽寂不飞,行子暮逾急。
不见洗耳人,悲风吹独立。
【注释】:
- 披榛(pī zhēn)–扫除草木,指清除道路障碍。榛,一种灌木。这里指清除杂草。
- 大堤,指颍河两岸的长堤。
- 何嶪岌(jí jí),形容地势高峻险阻。嶪,高大的样子;岌,危峻的样子。
- 野气忍雪润,河流带冰涩:野气是指田野上的寒气,忍雪润就是忍受着寒冷,雪润意即积雪融化后滋润的土地。河冰是指冬天结的冰,涩意是冰质坚硬、粗糙。
- 沙禽(xī qín)–沙滩上的鸟,这里指白鹭。
- 行子–行者,指作者自己。
- 洗耳人–指隐居者,古人认为水清可以洗净耳膜上的尘埃,所以隐居的人常以洗耳来表示清高。
- 悲风—指秋风,这里用作比喻,暗喻诗人内心的悲伤。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通过对颍上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披榛登大堤,下视何嶪岌。”诗人走在颍上的大堤上,俯瞰四周,景色壮丽而险峻。这里的“披榛”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清除道路上的草木,使道路更加平坦的情景。而“嶪岌”则形容地势高峻险阻,给人一种震撼和敬畏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描绘了颍上地区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野气忍雪润,河流带冰涩。”诗人继续描绘颍上地区的风景,野气是指田野上的寒气,忍雪润就是忍受着寒冷,雪润意即积雪融化后滋润的土地。河冰是指冬天结的冰,涩意是冰质坚硬、粗糙。这两个字不仅描述了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特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沙禽寂不飞,行子暮逾急。”沙禽是指在沙滩上飞翔的鸟儿,寂不飞意即它们静静地停在树枝上,没有飞行的意思。而“行子”则是指行人,暮逾急意即傍晚时分,行人的心情变得更加焦急和不安。这两个字通过对比沙禽的宁静和行人的焦虑,展现了人与自然、生命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不见洗耳人,悲风吹独立。”诗人在颍上的最后一站,却未能见到隐居者的身影,只能独自面对悲风,感叹人生的孤独与无奈。这里的“洗耳人”指的是隐居者,他们选择远离世俗纷扰,隐居山林,过着清静的生活。而“悲风吹独立”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颍上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他无法找到知己,也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和困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颍上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对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披榛、大堤、雪润、冰涩等,都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