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辞故都,细雨度清洛。
浮梁拖龙腹,径石乱鹅壳。
山形豁如对,林色秀可握。
渔子何处去,长罾波面落。
注释
残花:残存的花朵。
辞:离开。故都:古时指京城,这里代指洛阳。
度:通过。清洛:清洛河。
浮梁:桥梁。龙腹:指桥下流水如龙,水波荡漾。
径石:沿溪流的石头。乱鹅壳:形容石头形状像鹅的壳。
豁:开阔。山形:山的形状。
对:相对。
林色:山林的颜色。秀:美好,秀丽。
握:抓住,比喻可以用手摘取。
渔子:打鱼的人。
长罾:大网。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对洛阳城、清洛河、浮梁、径石、山形、林色和渔人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残花辞故都”,以残花告别故都为引,抒发了诗人离别故乡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二句“细雨度清洛”,以细雨穿过清洛河的景象,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第三句“浮梁拖龙腹”,形容浮梁桥如同一条巨龙卧于水面上,气势磅礴。第四句“径石乱鹅壳”,则是用鹅蛋壳来形容沿溪流的石头形状奇特,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又描绘了洛阳城的景色和山林的美丽。第五句“山形豁如对”,将山的形状比作面对面的对景,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第六句“林色秀可握”,则将山林的颜色比作伸手可以触摸到的色彩,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景色的热爱。
最后两句“渔子何处去,长罾波面落”,则是在表达诗人对打鱼人生活的关注。诗人通过询问渔子们去向,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担忧。同时,诗人还借长罾(一种捕鱼工具)落在波面的景象,寓意了渔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