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用中典,前代所未侔。
一罚有失平,天子以为忧。
祥刑慎处纠,辍子蓬莱丘。
御前赐印纸,尽部东南州。
才豪勇自放,霜隼凌高秋。
清风翩两旗,八月下吴舟。
勉哉树休问,考绩待其尤。
毋忘临觞赠,义重闺台游。
【注释】
席上探得游字饯两浙提刑张吉老:在宴席上,有人发现“游”字。
圣朝:皇帝的朝廷,即国家。
用中典:按中典行事,指按古代法律行事。
前代:古代。
失平:失去公平。
天子以为忧:天子认为这件事是不应该发生的。
祥刑慎处纠:对祥刑慎处的纠问很谨慎。
辍(chuò)子蓬莱丘:停止审理张吉老的案件。
御前赐印纸:御前赐予张吉老印章。
尽部东南州:让东南地区的全部人知道。
才豪:有才能。
霜隼凌高秋:像秋天的霜鹰一样凌厉。
清风翩两旗:清风吹动两片旗子。
八月下吴舟:八月的时候乘船出发。
勉哉树休问:你努力吧,不要问为什么。
考绩待其尤:考核成绩等到最后再说。
毋忘临觞赠:不要忘记临别时赠送酒。
义重闺台游:友情深厚,如同闺房中的游戏。
【赏析】
此诗作于绍兴五年(1135年),当时诗人任两浙东路安抚大使司参议官兼管内劝农事兼权发遣建康府留守兼行宫留守。这首诗描写张吉老受到冤屈后被贬谪到边远地带,而诗人却因自己曾为张吉老说情而被降职,因此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感慨。
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在席间偶然发现张吉老案上的“游”字。接着四句是对张吉老案的评述。诗人指出圣朝应严格地依照中典办事,不能因私废公,对张吉老的案件应严肃处理。最后六句则是诗人自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张吉老案的看法和心情。他认为张吉老的冤屈不应得到昭雪,但自己却因此而降职,这是天子所忧虑的。他希望张吉老能继续坚持正义,不要因为自己而放弃追求公正。同时他也表示了自己要继续为张吉老辩护的决心,并祝愿张吉老是能够顺利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