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片云黑,飞雨霭已至。
凉生芳树颠,影乱樽中翠。
沈烦忽去体,精锐飒生思。
江翁发新嘲,陈子抗奇议。
在言岂多同,于道不为异。
夜归清有馀,微月照连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鉴赏时,先要读懂诗,明确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城头片云黑,飞雨霭已至”,此句以景入诗,写城头上的一片云彩已经变得漆黑,飞来的雨丝已经弥漫开来。一个“黑”字,把乌云压城的气势和暴雨骤至的情状都表现出来了。“凉生芳树颠,影乱樽中翠。”“芳树”,即香花树木。“颠”,高。“翠”,指青翠色。这两句描写大雨将至之时,凉气袭人的景色。“沈烦忽去体,精锐飒生思”。“沈烦”,形容烦闷,心神不宁。“精”,这里指精力。“爽”,清爽。“飒”,风声,这里指精神振奋。这一句是说烦闷的心情忽然之间荡涤而去,人的精神也随之振奋起来。“江翁发新嘲,陈子抗奇议。”这两句写两位老人在谈论着什么。“江翁”,指诗人的朋友。“陈子”,指友人的朋友,这里泛称朋友。“新嘲”,新作的诗文。“奇议”,新奇的言论。这两句写他们正在谈论一些新奇的言论。“在言岂多同,于道不为异”。“在言”,指说话的内容。“道”,指思想或主张。这两句写他们在言论上虽有所不同,但并不妨碍他们的思想是一致的。“夜归清有馀,微月照连骑。”“清”,清新,这里指月光皎洁。“连骑”,指并排骑着马。这两句写夜幕降临后,月光照耀下,两人骑着马缓缓地回家的情景。“微月”,月亮很亮,却不是很圆。“照连骑”,指月光映照在并排骑马的人身上。这两句描写月光下的夜晚,两人骑着马慢慢地回家的场景。
【答案】
译文:城头上的一片乌云已经变得漆黑,飞来的雨丝已经弥漫开来。清凉之气从树梢升起,树影在酒杯中摇动。烦闷的心情突然消失,精神顿时焕发。两位老朋友正在一起谈天说地。他们在谈论一些新奇的言论。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思想完全一致。夜色渐深,月光洒满大地,月光照耀下,两人并肩而行,慢慢回家。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和好友岑参在送别之后写的。诗中描绘了送别之后两人在夜晚一起乘着月色归家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景交融,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