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凉意早,秋色动边关。
酷暑不终暴,清风来自闲。
畏螳蝉屡起,辞幕燕将还。
尽日当轩卧,看云归故山。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初秋时节的诗,以“池塘”为线索,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等角度来写。首联先总写初秋时节池塘上的凉意,再点出初秋的季节特点;颔联写天气酷热不终,而清风自得其闲,突出了初秋时节天气炎热的特点;颈联写蝉和燕的活跃,表现了初秋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尾联写诗人自己当轩卧看云归故山。
【答案】
译文:
初秋时节池塘上凉意早,秋天的景色牵动了边关。
酷暑难熬终于结束,清风自然地在悠闲中吹拂。
害怕螳螂屡次起舞,告别幕帘燕子即将飞还。
整日当轩卧看云飘回故乡。
赏析: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塘上”,描绘了初秋时节塘上的景色。“塘上”是题眼,“初秋”是时间背景。首句就点出了“初秋”的季节特点:凉意早来。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也奠定了全诗的意境。次句进一步描写了“初秋”季节的气候特征:“秋色动边关”。一个“动”字,把秋气传遍边疆,连边关都为之动容。这一景象不仅渲染出秋色之浓烈,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国境之外的战乱之地的关切之情。接下来三句写初秋时节的环境氛围:酷暑难熬终于结束,清风自然地在悠闲中吹拂。这三句看似与前两句重复,实则不然。因为前两句描写的是塘上景物,所以此处写的是塘外的环境,即天边。“酷暑”二字表明天气炎热难耐,但最后一句却用“终暴”两字点明暑气已经消歇,天气变得清爽起来。“清风来自闲”,说明风是自在的,它来自天空,来自大地,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这里既写出了初秋时分大自然的变化,又表现出了作者对这种变化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后四句写诗人自己当轩卧看云归故山。“畏螳蝉屡起”,“畏”字表明了诗人对蝉的恐惧。蝉鸣不已是因为有螳螂不断地威胁它们的生命,因此“畏”字在这里是含有比喻意味的。“辞幕燕将还”,“辞幕”是指离开屋檐飞向高空,“将还”是指返回故土,这里暗指诗人辞官归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及渴望归隐的心情。“尽日当轩卧,看云归故山”,这句的意思是说,我整日躺在轩窗下休息,看着云彩缓缓地向家乡的方向飘去。这两句是对前面三句的总结,也是对全文的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