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钧将首化,微物亦先知。
草木色皆得,禽鱼意自怡。
和风无不到,馀凛欲何为。
会与斯民乐,熙台兴未迟。

【注释】

  1. 大钧:指天,天象的变化。首化:星宿的运行。微物:微小的事物,这里指春意。先知:预知。
  2. 草木色:植物的颜色。
  3. 禽鱼意:鸟和鱼的意向。自怡:自然愉悦。
  4. 和风:温暖的风。余凛:残留的寒冷。欲何为:将要做什么?
  5. 斯民:百姓。乐:喜悦。会与:会同,一起。兴未迟:兴起得不慢。
    【赏析】
    《北塘探春》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于作者任南京应天府尹时,以咏赞春天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联“大钧将首化,微物亦先知。”意思是说,天地间万物皆在变化之中,微小之物也能感受到。这里用“大钧”比喻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微物”比喻细小的事物。“将首化”是指万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而“微物”则更加细微。“先知”则表示这些事物能够感知变化,并预知未来。
    颔联“草木色皆得,禽鱼意自怡。”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的“草木色”指的是草木的颜色,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禽鱼意”则是鸟鱼的意向,表现出它们在春天中的愉悦心情。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颈联“和风无不到,馀凛欲何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这里的“和风”指的是春风,它带来了温暖的气息;“馀凛”则是指残留的寒冷,象征着冬天的余威。“欲何为”则是问句,表达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尾联“会与斯民乐,熙台兴未迟。”则是作者对人民的祝愿。这里的“会与”指的是共同享受春天的快乐;“斯民”则是指人民大众;“兴未迟”是指兴起得不慢,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和动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祝福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