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沉声月泛波,警宵方喜罢谁何。
楼深酒密客留易,路远香残人去多。
寒烛倚莲犹结泪,澹云归陇不停歌。
那知梦稳瀛洲上,正是钧天九奏和。

【注释】

丝竹沉声:丝乐和管乐的声音深沉。月泛波:月光映照在水面上,波纹荡漾。警宵:警觉夜晚。方喜:刚刚高兴。酒密客留易:客人在深宅大院中饮酒作乐。路远香残人去多:路途遥远,花已凋落,游人们离去。寒烛倚莲犹结泪:寒冷的灯光下,莲花依然在风中颤动,似乎还在流泪。澹云归陇不停歌:淡淡的云彩飘回到山冈上空,仍然不停地歌唱。那知梦稳瀛洲上,正是钧天九奏和:谁知道在梦境里能安定地生活在瀛洲之上,正是天上乐师们奏乐和谐。

赏析:

此诗写元宵节夜京城灯会后的景象和感受,全篇采用倒装手法,前四句先写元宵节后的京城夜景,后四句再写诗人的感受与遐思。

首联“丝竹沉声月泛波”是写京城元宵节过后的夜景。元宵节时,京城内外灯火辉煌,笙管乐器齐鸣,通宵达旦,而元宵节一过,这种热闹就消失了。因此作者说:“丝竹沉声”,这是对京城元宵节盛况的追忆。

颔联“楼深酒密客留易”,写京城元宵节过后的夜景。元宵节后,人们纷纷离京返家,而京城的酒楼、妓馆则依然热闹。“楼深”是写这些场所的所在位置,“酒密”是说明这些地方人多,热闹,因而吸引了很多游客,使游人留恋忘返,不愿早离开。“路远香残人去多”是说游人离开之后,那些烟花之地便显得冷落了。

颈联“寒烛倚莲犹结泪”是写京城元宵节过后的夜景。“寒烛倚莲”是暗写京城元宵节过后的夜晚依然寒冷,但游人们却都早早散去,只剩下一些孤独寂寞的花灯,它们还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为过去的欢乐而流泪。“澹云归陇不停歌”是写京城元宵节过后的夜景。“澹云归陇”指云彩飘回原野(或山岗),“不停歌”是说云彩还在山上飘来荡去,发出歌声。这两句是说,京城元宵节过后,云彩依旧在山上缭绕,不时传来阵阵歌声。

尾联“那知梦稳瀛洲上,正是钧天九奏和”是作者的想象之词。“那知梦稳瀛洲上”是说那些在梦中能安稳生活在瀛洲之上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正处在九天之上,由乐工们为他们演奏着美妙的音乐。“正是钧天九奏和”是说那些正在九天之上奏乐的人并不知道,他们正处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中。

这首诗以倒装句式开头,从京城的元宵节后景象写起,最后又回到了京城的元宵节前景象。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元宵节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