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塞风霜正树威,不知韶律起从微。
十千酒且迎春酌,五九寒须半腊归。
破屐好山连日上,费诗娇雪着人飞。
属封所过皆蒙惠,民吏应如挟纩衣。
绝塞风霜正树威,不知韶律起从微。
十千酒且迎春酌,五九寒须半腊归。
破屐好山连日上,费诗娇雪著人飞。
属封所过皆蒙惠,民吏应如挟纩衣。
注释:
- 这首诗是宋朝韩琦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在岚谷山程住宿时的景象。
- “绝塞风霜正树威”描述了边塞地区风霜交加、寒冷刺骨的自然景象,展现出边疆特有的威严与坚韧。
- “不知韶律起从微”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疑惑和期待,因为春风尚未真正吹拂,万物似乎还沉睡在冬季的余温中。
- “十千酒且迎春酌”指的是在春天来临之际,用美酒来庆祝和迎接这个新的开始。
- “五九寒须半腊归”意味着在寒冷的五九寒天里,人们往往需要等到小雪时节(农历十一月小雪)才能结束冬天的严寒回家。
- “破屐好山连日上”形容诗人穿着破旧的鞋子,却喜欢攀登高山,欣赏美丽的风景。
- “费诗娇雪著人飞”则描绘了雪花飘落的美丽景色,如同诗人笔下的“娇花”。
- 最后两句“属封所过皆蒙惠,民吏应如挟纩衣”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所经过之地受到朝廷恩惠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希望当地百姓和官员能够感受到这份温暖,就如同被裹着温暖的被子一样舒适。
赏析:
《次韵和都运崔谏议寄示立春前一日宿岚谷山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宋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之中。首句“绝塞风霜正树威”勾勒出边塞地区的严酷与坚韧,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随后,“十千酒且迎春酌”和“五九寒须半腊归”两句,分别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冬日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尤其是“五九寒须半腊归”,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转,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人通过对“破屐好山连日上”的描写,展示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热爱登山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人身份和审美情趣。而最后两句,通过“属封所过皆蒙惠,民吏应如挟纩衣”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恩之情以及对民众福祉的关注,使得整首诗歌既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又富有强烈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