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虚西馆待高贤,一见襟怀两释然。
且叩真诠期进道,不论衰鬓逐凋年。
顽金在矿须当变,逸骥无鞭亦自前。
相叩屡辞虽未得,已齐朝市与林泉。

【注释】

常虚:常常虚心。西馆:指官署的西厢房。高贤:高尚贤能之士。襟怀:胸怀。两释然:即“双释”,意为双解、同时解脱。期进道:期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衰鬓:形容年老。凋年:衰老之年。顽金:比喻顽固不化的人。在矿:比喻处在困境之中。变:变化,转变。逸骥:指才能出众的人。无鞭:没有外力的驱使。相叩:相互切磋。辞:推辞。朝市:朝为官市,即官场。林泉:山中清幽之所。已齐:已经齐备。朝市与林泉:指仕途与隐逸生活。

【赏析】

《和崔国博西亭感怀》是一首酬赠诗。诗人在这首诗里向友人表示了要学习对方那种高尚的品德,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之意。全诗四联,以“待”字领起,表达了自己虚心求学的情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

第一联,“常虚西馆待高贤,一见襟怀两释然。”意思是说,经常空着西厢房等待贤能之人的到来,一旦相见,胸襟豁达,顿觉轻松愉快。

第二联,“且叩真诠期进道,不论衰鬓逐凋年。”意思是说,并且请教那些真正懂得道理的人,以便能够提高自己的德行。不论年事已高,仍然追求美好的年华。

第三联,“顽金在矿须当变,逸骥无鞭亦自前。”意思是说,即使像顽金一样藏在矿山中的金子也需要改变,像骏马一样不受羁绊的骐骥也自然向前奔驰。

“相叩屡辞虽未得,已齐朝市与林泉。”意思是说,虽然我多次请求(与他)切磋学问,但尚未得到机会,但我已经准备好去享受朝市与山林泉水的生活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